党同伐异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
相关成语故事
- gōng kuī yī kuì功亏一篑
- zhī hū zhě yě之乎者也
- tiě miàn yù shǐ铁面御史
- róu fū ruò tǐ柔肤弱体
- tiě miàn wú sī铁面无私
- wǔ sè wú zhǔ五色无主
- wò sù chū bo握粟出卜
- jié wài shēng zhī节外生枝
- bù zhī shēn qiǎn不知深浅
- shì sǐ bù èr誓死不二
- lǐ shàng wǎng lái礼尚往来
- yàn zhāo hǎo mǎ燕昭好马
- shí nián shēng jù shí nián jiào xùn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xuán shǒu wú què悬首吴阙
- wàn bù shī yī万不失一
- dà fàng jué cí大放厥辞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同病相怜
- huáng chí nòng bīng潢池弄兵
- shuǐ zhōng lāo yuè水中捞月
- hóng zhǎo xuě ní鸿爪雪泥
- shū bù jiàn qīn疏不间亲
- yuē fǎ sān zhāng约法三章
- tóng xīn lù lì同心戮力
- bù yì ér fēi不翼而飞
- dào hé zhì tóng道合志同
- dài jià ér gū待价而沽
- yī míng jīng rén一鸣惊人
- tiān bēng dì chè天崩地坼
- náo sāo hǔ yǎng猱搔虎痒
- chéng xū ér rù乘虚而入
- qiān biàn wàn huà千变万化
- ròu tǎn qiān yáng肉袒牵羊
- yī dān yī piáo一箪一瓢
- cì gǔ xuán liáng刺股悬梁
- tài gōng diào yú yuàn zhě shàng gōu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yī chǎng chūn mèng一场春梦
- shā jī qǔ luǎn杀鸡取卵
- cháng hóng huà bì苌弘化碧
- bù yī zhī jiāo布衣之交
- xiāng yī wéi mìng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