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
相关成语故事
- kǎn jǐng zhī wā坎井之蛙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大庭广众
- liáng mèng xiāng jìn梁孟相敬
- rú jiàn fèi gān如见肺肝
- péng tóu lì chǐ蓬头历齿
- sān cùn zhī shé三寸之舌
- yī yán xīng bāng yī yán sàng bāng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 dǎ cǎo jīng shé打草惊蛇
- yī hú qiān jīn一壶千金
- shū zhì yīng cái淑质英才
- ná qiāng zuò shì拿腔作势
- tān tiān zhī gōng贪天之功
- cháo qīng luǎn pò巢倾卵破
- shēng zhèn lín mù声振林木
- tūn zhǐ bào quǎn吞纸抱犬
- luò yáng zhǐ guì洛阳纸贵
- yǎn zhōng dīng眼中钉
- rén yǐ qún fēn人以群分
- jīn gāng nù mù金刚怒目
- lǐ jiǔ bù shè醴酒不设
- chū shēng rù sǐ出生入死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众志成城
- xiān jiàn zhī míng先见之明
- sān zú dǐng lì三足鼎立
- sān shí liù cè zǒu wéi shàng cè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hào yì wù láo好逸恶劳
- jì wú yóu chū计无由出
- tán hé róng yì谈何容易
- fáng huàn wèi rán防患未然
- tān duō jiáo bù làn贪多嚼不烂
- rén miàn táo huā人面桃花
- bào bù mào sī抱布贸丝
- tiě miàn wú sī铁面无私
- xiū yǔ kuài wǔ羞与哙伍
- gēng guǐ pín hū庚癸频呼
- wú xià ā méng吴下阿蒙
- yī guó sān gōng一国三公
- zhuāng shēng mèng dié庄生梦蝶
- tài shān hóng máo泰山鸿毛
- gèng jìn yī gān更进一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