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中医杂记   »  药用植物蜀葵灰斑病

药用植物蜀葵灰斑病

来源:

[b]药用植物蜀葵灰斑病[/b]蜀羹
[b]学名[/b]义Allthaea rosea (L.) Cavan.别名棋盘花、麻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蓬花、光光花、端午花等。属锦葵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叶、花、种子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功效。广布全国各地。
[b]症状[/b]主要为害叶片。叶上散生圆形至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大小于l—5mm,灰褐色或榄褐色,有的中心灰褐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可见灰色霉层,后期病斑多穿孔破裂。 病原 Cercospora althaeina Sacc.称蜀葵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褐色,由少数细胞组成。分生孢子梗5—18根成束密集,浅榄褐色,隔膜多偶有分枝,具膝状屈曲或弯曲,大小20—50×4—6.5(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或圆筒形,直或略弯曲,隔膜多且不明显,大小40—100×3—5(μm)。
[b]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b]病菌以子座在病叶中越 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夏季多雨,天气潮湿易发病。
[b]防治方法[/b]参见猕猴桃轮斑病。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