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庙

浦口泰山庙,清同治五年(1855)僧德缘重新募建,当时只有中殿和后殿,没有前殿。清光绪五年(1879),浦口防军提督黄士林命人从山脚到庙门口铺有132级台阶。1952年泰山庙悉遭破坏。1986年6月,浦口区政府将该庙移交给南京市佛教协会。市佛教协会先后拨专款10多万元,从山门至庙堂进行全面修缮,并将泰山庙改名为“泰山寺”,专派尼师隆月师太主持庙务。1996年新建藏经楼,1999年重建山门和新建山西边围墙,同年底东廊房、内院墙开工建设。于此举办物资交流会,每年一次,一直延续至今。
- 中文名
- 泰山寺
- 地理位置
-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 建造时间
- 清同治五年(1855)
- 庙会时间
- 农历三月二十八
寺内供奉
泰山寺供奉大、小金装菩萨27座和16幅尊者画像,还有质地缅玉的高1.2米坐佛1尊,泰山老姥和使女神像各1座,其中以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为主。传说她是泰山神黄飞虎的女儿。相关活动
解放前,农历三月二十八,是泰山庙会的正期,天亮出会,人们撑着由善男信女们捐款做的“万民伞”,抬着“泰山老母”神像巡街。与此同时,江北地区四乡八镇(包括浦口、江浦、六合及安徽省滁县、和县、来安等地)的民间文艺节目,会聚浦口东门镇。等神像一出庙宇,就紧跟在后,上街表演龙舞、狮子舞、高跷、旱船、渔翁捕蚌等节目,在鞭炮声中,越舞越欢;翻筋斗、叠罗汉,时出高招,围观群众无不欢呼雀跃。“出会巡街”仪式完毕,人们再将神像送回庙堂原位上供奉起来。庙会期间,宣化山巅又是一番景象:前来烧香许愿的、还愿的,求神赐福、赐子的、消灾灭病的,人来人往,终日不断;还有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背着香袋,从泰山庙脚下的石阶第一级开始,一步、一跪、一叩首地直至庙堂。庙堂内外,木鱼声声,香烟缭绕,宗教气氛很浓,堪称是江北地区佛教胜地之一。解放后,借庙会举办物资交流会,每年一次,一直延续至今。- 黄埔区 1南海神庙
- 番禺区 2长隆旅游度假区
- 海珠区 3广州塔
- 番禺区 4番禺百万葵园
- 番禺区 5长隆国际大马戏
- 白云区 6白云山风景区
- 越秀区 7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 荔湾区 8沙面
- 越秀区 9广州大佛寺
- 增城 10增城小楼仙源
- 越秀区 11六榕寺
- 从化 12天湖旅游风景区
- 花都区 13九龙湖度假村
- 荔湾区 14龙津西西关大屋区
- 荔湾区 15华林寺
- 黄埔区 16华峰寺
- 白云区 17六榕寺祖师墓塔群
- 从化 18宝趣玫瑰世界
- 白云区 19云溪生态公园
- 从化 20碧水湾
- 番禺区 21岭南印象园
- 荔湾区 22八和会馆
- 荔湾区 23广州沙面建筑群
- 花都区 24芙蓉度假村
- 荔湾区 25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