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岩

三星岩又名三棒岩,兀立于凤城镇北门外一华里的紫云桥畔,朗江之滨,由数十吨重的三块艺巨石并足鼎立,居中一石镌刻“三星岩”而名。
乾隆年间,擅于堪舆的天柱知县马士升,一日赴城北踏勘水文地理,见朗江河岸三石矗立,天然如菌,即兴题诗云:“三棒打九洲,西水往南流。才子无三代,做官不登头”题罢,命人把三石居中一石凿平一面,镌上“三星岩”三个大字,并立碑纪之。1956年修附廓水利时,石碑被拆除,搬到对岸砌压在一个涵洞内。
由三星石西行百步,邓为碧水清波的郎江,江上紫云桥横。此桥原为长廊式风雨桥,五孔三亭,四时可供行人遮风避雨。因年久失修,毁于建国初期。桥头的峭壁悬崖,名曰紫云岩,岩巅上古有真武观,又称紫灵庵,巍峨壮观。因景致宜人而久负盛名,历代人墨客游历到此多有吟咏。明恤部员外郎姚履素于万历三十年(1602)孟秋郊游至此云:“跨以亭,出北门稍西行里许,涉清溪入紫云岩,岩石列峙,三门如官寺仪门之状,其上莲花座皆天成者。入内为真武庙,为佛殿,自岩至殿一带,山岗而外,更一岗护之,若重诚然。相距二丈许,截然不相及,泉流泻入通津,亦奇观也”清人萧应昌在《紫云岩和章》赞道:
剑气光芒靖远氛,
兹崖名胜久传闻。
我来黄叶翻红叶,
人去青云蹑紫云。
霞泛千杯空北海,
文多五彩仗东君。
此间好景谁相映,
隔岸灵岩合与群。
绝壁上至今仍有明代石刻“兴化”二字,字形一米见方,字迹清晰,笔锋遒劲,上端专门凿有“人”字形护字流水沟,以护“兴化”,图之久远。据传,它与紫云桥北端石壁上的“阿弥陀佛”摩崖均为明人朱梓所题。
- 铜陵县 1铜陵螺丝山青年公园
- 铜官山区 2铜陵市博物馆
- 铜陵县 3铜陵大通
- 铜官山区 4铜陵市科技馆
- 铜官山区 5螺蛳山景区
- 郊区 6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 铜官山区 7相思树
- 铜陵县 8铜陵凤凰山
- 狮子山区 9铜陵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 铜官山区 10天井湖公园
- 郊区 11慈堂湖
- 铜官山区 12永泉农庄
- 狮子山区 13乌木山广场
- 铜官山区 14义安园
- 郊区 15澜溪老街
- 狮子山区 16东湖湿地公园
- 郊区 17铜陵大士阁
- 狮子山区 18东湖休闲中心
- 郊区 19大通古镇
- 郊区 20大通钟楼
- 郊区 21铜陵白暨豚养护场
- 铜官山区 22铜文化广场
- 狮子山区 23农林村
- 郊区 24皖陵珍稀动物养殖场
- 铜陵县 25东湖休闲娱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