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平襄楼
姜公庙大殿,明代建筑,用来陈列姜维塑像,目前我们所见的姜维像是1993年通过民间集资用红砂石打制成的。此楼始建于北宋,为纪念三国蜀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造。芦山在蜀汉时为汉嘉郡首府为蜀之边郡。传为姜维屯兵守边御羌、封荫食邑和肝胆归葬之地,有姜城,姜维墓等诸多遗迹。县民历代崇祀姜维,据明代《请建屠侯祠碑记》等的记载,自西魏起,春秋以少牢祀之。农历八月中秋,传为姜维殉难之日,全城高搭彩楼四十八座,“壮其品之高,节之坚”,于诸彩楼,歌舞竞胜,娱神娱人,成为当地千古民俗一景:“八月彩楼”,所谓“四十八台竞胜罢,满城歌舞乐中秋!”(清胡联云《八月彩楼》诗)此项纪念姜维的地方民俗活动,在北宋时即已十分隆重热闹,达到“彩包凌霄汉,鼓声震寰区”,以致“扶观塞道途”(宋杨巽《彩楼诗》)的盛况。平襄楼便是地方-主持这项祭祀姜维的场所和观赏演出活动的中心。至明代,以平襄楼为中心,逐渐增建临街的牌坊,仪门和平襄楼后的有姜维木雕坐像的大殿,平襄楼成为祭祀姜维的享殿,整体形成“汉姜侯祠”的格局。延至清代,楼内成为祭祀姜维的娱神演出傩戏庆坛的总坛所在,楼名亦逐渐演变为姜庆楼。
平襄楼是研究古建筑、三国姜维民俗和芦山庆坛、花灯等傩戏和民间小戏形成史的重要实物。《蜀中名胜记。雅州。芦山》条云;“按:绍兴二十三年,徐闳中记:土人祀姜伯约,有庙,额曰‘平襄’。”徐闳中,据清《芦山县志》等参证,应为李闳中,南宋绍兴间卢山县令,所记当即此楼。楼虽经历代维修,但内部结构仍保持着始建时的部分时代和地方特色。1939年10月,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来此考察时,即认为其一些结构“甚特别”;建国后,重庆建工学院古建专家辜其一两次带学生来此考察实习,认为其内部结构“尚存宋风”,许多构件可能是宋元的原件。
看点:当地人崇拜三国名将姜维,所以有大量与姜维有关的民俗及石刻像。
- 秀英区 1热带海洋世界
- 龙华区 2海瑞墓
- 秀英区 3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
- 秀英区 4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 龙华区 5万绿园
- 秀英区 6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 秀英区 7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
- 琼山区 8五公祠
- 琼山区 9琼台书院
- 琼山区 10琼北火山
- 美兰区 11海南省博物馆
- 琼山区 12灵山游乐园
- 琼山区 13桂林洋海滨旅游区
- 琼山区 14丘浚故居及墓
- 琼山区 15海瑞故居
- 美兰区 16海甸岛
- 琼山区 17海口博物馆
- 美兰区 18东寨港红树林
- 美兰区 19白沙门旅游娱乐园
- 琼山区 20琼崖云龙红军改编旧址
- 美兰区 21海底村庄
- 琼山区 22新潭村
- 秀英区 23西秀海滩公园
- 秀英区 24骑楼老街
- 美兰区 25海口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