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

国清寺:在白石峰下。南朝刘宋时大掸师之道场。陈光大(公元567-568年)间智者禅师复建精舍,取“国土清平”之意,号国清寺。宋徽宗重修。它耸立在衡阳县城北30公里的白石峰西麓,风景秀丽,山水相连。
- 中文名称
- 祥和国清寺
- 地理位置
- 湖南衡阳
- 景点级别
- 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门票价格
- 10元
- 年 代
- 南朝刘宋
历史沿革
相传宋徽宗皇后在此避难,度过两个冬天,又称“两冬寺”。明成化、弘治、万历间屡修,乃为大佛寺,有上、中、下三所国清寺,僧徒逾千人。清代多次维修,后废,现。原有灵川护国寺,与国清寺比邻,亦废。寺以“国土清平”之意而命名。村因寺名,现为乡人民政府驻地 。价值意义
南岳衡山佛教的祖庭就在台州的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国清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在中国历史思想史、哲学史、宗教史、对外交流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文献记载
据清代《衡阳县志》载:国清寺这个地方原来是南朝刘宋时大禅师的道场,北朝陈光大时一个号称智者的禅师复建精舍为国清寺。传说唐僧一行也曾习定于此。寺侧有小街,呈带状沙布,后来这一片大地方都叫国清寺。主要产稻谷和茶油,是县内茶油产区之一地下蕴藏高岭土。寺前有一条河,名国清水,源出磊石洞,因其回曲,又号三十六弯河。上游有一座高桥,现建为“两冬”电站坝址。侧旁有“两冬”寺遗址。附近还有徽宗皇后的梳妆亭、望夫楼,以及七里潭、将军庙等幽胜处,传说都是徽宗皇后居住和生活游览过的地方。当地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民谣:“三十六弯到高桥,梳妆打扮望夫楼。七星潭内龙现爪,黄龙大坳看日头。 ”这首民谣形象地描绘了皇后的活动。此处四周山峦重重,流水涂涂。从黄龙大坳、金盘山至莲瓣峰一带,昔有上、中、下三所国清寺,住僧千余,香火旺盛。清代丁北海写有《游国清诸寺》诗,诗云:访道难逢大智师,金盘莲瓣碧参差。地邻南岳诸峰下,游趁东风二月时。树密唬莺随处好,云深清罄发声迟。台宗正法无人会,翠竹黄花指点疑。年久寺纪,地名仍著。有公共汽车傍境而过。- 桦川 1瓦里霍吞古城
- 抚远 2莽吉塔站故城
- 富锦 3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
- 抚远 4桃温万户府古城
- 桦川 5桦川国家森林公园
- 同江 6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度假区
- 富锦 7富锦市革命烈士陵园
- 同江 8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 抚远 9黑瞎子岛
- 富锦 10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 汤原 11愿海寺
- 汤原 12汤原县抗联遗址
- 汤原 13巨树岛
- 汤原 14大亮子河漂流
- 同江 15同江三江口
- 同江 16街津口旅游渡假区雕塑
- 同江 17赫哲族展览馆
- 汤原 18原始红松林
- 汤原 19鹰山
- 富锦 20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
- 富锦 21富锦风车山庄
- 汤原 22饮马湖
- 富锦 23五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 同江 24同江口岸
- 富锦 25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