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古道

羊肠小道大有来历
阳山县东北部盘亘着大东山山脉和天井山山脉,其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的石坑崆(又名猛坑石)高达1902米,为广东第一高峰,故这一列山脉有“广东屋脊”之称。
秤架古道就蜿蜒穿行于其中。它南起阳山青莲镇深塘村,沿桃江溯流而上,中经犁头镇马落桥,岭背镇蒲芦洲,秤架乡杜菜村、大陂村至炉田村三元坳,并继续向湖南宜章县境延伸。其在阳山境内路段长约100公里。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最宽处95厘米,最窄处才50厘米。但路况甚好,多用青石铺就。
这条古道开于何时,史书上无记载。据专家考证推断,始筑的年代早到秦末,最迟不会晚于西汉中期。
古道上存有维修路段的题刻两处:一在秤架乡杜菜村石碑岩,记载着北宋天禧四年(1202)整修白芒路段的情况:“天禧四年庚申岁四月八日,众缘抽请道人修开白芒石路,道济往来......”
另一处在古道的佛子迳路段,是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的摩崖题记——“接洋路记”。在三元坳石岩上还存有一条军事记事题刻:“李都督协李司马统带各勇,大破草仔营贼巢,凯旋之成,由此经过,改名分水坳。”落款的日期是清咸丰六年九月。这条题刻,给宁静的秤架古道储存了一点历史的火药味。
古道渐渐揭开神秘面纱
由于清远市地处北江中上游,是古代珠三角地区与内地交往的要冲之地,秤架河是小北江的支流,货船上可抵湖南桂阳,下可达广东南海,故在阳山诸乡镇中,青莲圩处于南与广州,北与湖南交往的最佳位置。学者倾向于认为,阳山古道始为军道,继为官道,最后转为民间商道,这便是悠悠秤架路的漫长演进史。
秤架河峡谷地带还出土了不少珍稀文物,表明古时期古道曾是商贸繁荣之地:阳山县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件新石器晚期的石钺出自这里,唯一的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矛也出自这里,所清理的唯一一座汉墓,也是在这里。既路途近又沿途有人烟,秦军出骑田岭山隘后,陆路入粤的选择自然看中秤架山隘了。
随着广东第一峰的旅游开发,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阳山关古道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向世人讲述那段几被遗忘的先民开拓文明。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长白山瀑布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长白山天池
- 长白朝鲜族自治 3灵光塔
- 长白朝鲜族自治 4干沟子古墓群
- 临江 5宝山-六道沟冶钢遗址
- 长白朝鲜族自治 6大戏台河风景区
- 浑江区 7青山湖风景区
- 临江 8金银峡
- 抚松 9长白山仙人洞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0长白山火山群
- 抚松 11温泉度假村
- 靖宇 12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 临江 13鸭绿江漂流
- 江源 14干饭盆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5朝鲜族民俗村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6长白山
- 临江 17贾家营瀑布
- 浑江区 18龙山湖景区
- 临江 19伪满皇帝行宫
- 浑江区 20夏日冰洞
- 临江 21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靖宇 22白山湖
- 浑江区 23长白山迷宫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4望天鹅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5长白石林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