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岗革命根据地

“三岗”系指西华县艾岗乡的都城岗、陵头岗和苗里岗三个村庄。1933年,0中央北方局先后派沈东平等人到“三岗”,协助当地的胡晓初等进步人士创办“普理学校”(隐寓普及共产主义真理之意),让贫苦子弟免费入学学文化,宣传0主张,并发展地方武装。1936年10月,0中央北方局批准在“三岗”建立0豫东特委和西华县委。后来以此为抗日革0据地,培训革命青年4000余人,发展党员400余人,建立了拥有6000多人枪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革命武装队伍,建立了以地下0员楚博为县长、全是0员任区长的地下红色政权,组织了具有强大政治攻势的农协会、儿童团、少先队等革命群众团体,形成了10万人的声势浩大的抗日大军,使得当时的“三岗”有“小竹沟”、“小延安”之称。
1940年,-八十一师围剿“三岗”根据地,抗日革命活动转入地下。“三岗”根据地建立的四年中,为抗日战争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卓越的人材。“三岗”普理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走上革命道路,军、师级及地厅级以上的干部有100余人。
解放后,上级政府划地52亩于1956年经河南省民政厅拨款20000元,筹建革0据地普理学校,1957年从陵头岗村内迁移到陵头岗村后新建校址。在普理学校校园操场中央有“三岗”革0据地纪念塔,塔身正面刻写着“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牺牲的英雄们千古不朽”21个大字”。遗憾的是,由于年久失修,塔身西北侧上半部已经风化,刻写的“一切为了社会主义”8个大字只剩下“一”、“会主义”4个字,覆盖在塔身中部外层的水泥已经脱落,露着砖块。
为深度挖掘西华红色文化资源,传承革命历史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014年,西华县加快推进了“三岗”革0据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做好了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普理学校、纪念塔的保护修缮,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目前,《三岗烽火》一书编撰工作初步完成。
- 正蓝旗 1元上都遗址
- 二连浩特 2“伊林”驿站
- 多伦 3汇宗寺
- 东乌珠穆沁旗 4金斯太洞穴遗址
- 多伦 5大渡口生态旅游区
- 正蓝旗 6小扎格斯台淖尔
- 二连浩特 7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多伦 8诺尔古建筑群
- 正蓝旗 9忽必烈夏宫
- 正蓝旗 10乌和尔沁敖包森林公园
- 多伦 11多伦文化公园
- 多伦 12榆木川景区
- 锡林浩特 13贝子庙
- 多伦 14多伦湖
- 锡林浩特 15平顶山
- 锡林浩特 16锅盔山
- 多伦 17山西会馆
- 多伦 18西山湾景区
- 多伦 19姑娘湖旅游区
- 多伦 20南沙梁景区
- 多伦 21滦源殿、西山湾
- 正蓝旗 22白音查干敖包
- 太仆寺旗 23御马苑旅游区
- 正蓝旗 24高格斯台风景区
- 正蓝旗 25金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