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香山寺

平顶山香山寺建于东汉末期,大约在汉灵帝光和年间,比白马寺晚约百余年,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的影响,屡毁屡建。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时尽遭破坏,僧人被赶走,殿堂被拆毁,如今的香山寺建筑群除千年宝塔和十几通古碑外,都是文革后依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复起来的。 香山寺山门
历史上的平顶山香山寺规模宏大。其主要部分依据香山山峰圆润的天然地理形势,一直保持着以塔为中心、四面配以殿堂的曼荼罗式布局形式。整体分布上横跨三座山峰,呈现出以香山为中心,以东西龙山为两翼,前出山脚,包括西院和南院的格局。同时还有很多分布在周围地区的下院。历代香山寺,一般都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韦陀殿、关圣殿、弥勒殿、四面佛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六祖殿、地藏殿、广生殿、山神殿、包公殿、藏经殿、法堂、禅堂、客堂、钟楼、方丈以及魁星楼,还包括佛塔、墓塔、经幢等建筑。
据文献记载考证,宋、金、元、明时期香山寺的规模不断扩大,明代时达于鼎盛。宋绍圣四年(1097),朝廷颁旨明确了香山寺四至,总面积大50多平方公里。历代朝廷赏赐的田地累计2万多亩,山林1万多亩。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次女唐国公主与驸马都尉、上护军广平郡开国侯乌林答天赐,捐资重建香山寺,规模“有倍于初”。据金代古碑记载:“自宋元符以来,住持相因修葺,轮换美孚。”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根据玉峰妙鉴禅师奏请,皇帝颁旨,刻立了《香山寺地界公据》 ,进一步确定了四至范围,香山寺改称“香山十方大普门禅寺”。明天顺二年(1458),英宗敕赐“香山大普门禅寺”匾额,山与寺日盛。此时,香山寺有下院16处,分布在宝丰、鲁山、郏县、方城、密县,是名符其实的豫西南地区的佛教中心。
清末以后香山寺渐趋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香山寺逐步得到恢复。1986年,香山寺观音大士塔及宋代蔡京碑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平顶山香山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 伊宁 1那拉提草原
- 尼勒克 2奴拉赛铜矿遗址
- 巩留 3库尔德宁景区
- 昭苏 4昭苏圣佑庙
- 霍城 5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
- 霍城 6伊犁将军府遗址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 7靖远寺
- 霍城 8惠远古城
- 特克斯 9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
- 伊宁 10城市海景
- 伊宁 11阿拉木图亚风情园
- 伊宁 12皇渠龙口休闲山庄
- 尼勒克 13乔尔玛
- 特克斯 14喀拉峻原生态大草原景区
- 特克斯 15恰甫其海海景旅游风景区
- 尼勒克 16巩乃斯岩文
- 尼勒克 17阿克塔斯避暑山庄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 18郝巴郎歌舞庄园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 19琼博乐森林公园
- 尼勒克 20唐布拉草原
- 尼勒克 21天山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
- 尼勒克 22曲尔登卡木德坎布喇嘛塔
- 尼勒克 23吉仁台峡谷
- 尼勒克 24阿克拜尔草原
- 特克斯 25科桑国家森林地质公园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