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长江大桥

九江长江大桥(Jiujiang Yangtze River Bridge),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和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之间的宽阔的长江水面上,由1973年12月由国家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察设计,于1993年1月16日建成通车。九江长江大桥是中国90年代中期长江上规模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梁,是中国铁路南北通道京九线、合九线和中国公路南北干线G105国道跨越长江的重要桥梁。九江长江大桥的建成,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之后,中国建桥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大桥全长7675米。九江长江大桥是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在芜湖长江大桥2000年通车前,九江长江大桥一直是中国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九江长江大桥于1993年1月16日建成,是105国道、京九铁路、合九铁路的“天堑通途”,为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九江长江大桥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的钢桁梁大桥,既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又是九江市的最引人注目的著名旅游景点 。九江长江大桥于2015年6月23日进行加固改造维修,历经3年多时间,已于2019年1月6日正式恢复通车。
- 中文名
- 九江长江大桥
- 外文名
- Jiujiang Yangtze River Bridge
- 始建时间
- 1973年12月26日
- 投用时间
- 1993年1月16日(公路桥)、1995年6月1日(铁路桥)
- 所属地区
- 中国江西省
- 类 型
- 铁路、公路两用的钢桁梁大桥
- 长 度
- 4460米(公路桥)、7675米(铁路桥)
- 宽 度
- 32米
- 车道规模
- 双向两车道
- 轨道规模
- 双线轨道
- 设计速度
- 60千米/小时(公路桥)、60千米/小时(铁路桥)
- 途径线路
- 国道105线(公路桥)、京九铁路(铁路桥)
- 管理机构
- 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管理局、九江桥工段九江大桥车间
建设历程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提出要在九江修建长江大桥,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写到,要实现在中国修建“二十万里铁路”的宏伟目标,使九江成为“中国南北铁路之一中心”。遗憾的是,伟人早逝,未能在有生之年实现这个愿望 。20世纪70年代,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有关部门多次勘察规划,准备在九江建造一座比南京长江大桥还长900多米的钢架铁路、公路桥。但是,伴随京九线的停建,这项工程随之下马 。1987年4月4日,国家计委经国务院批准,发文决定恢复九江长江大桥建设。采取集资和国家补助的办法,由国家计委、铁道部、交通部和江西、湖北、安徽三省六家共同集资1.5亿元(后调整为2.16亿元)用于大桥复建 。1973年12月26日,九江长江大桥正式动工修建。1993年1月16日,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1995年6月1日,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正式开通运营。九江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铁路、公路桥。它的铁路桥长7675米,比南京长江大桥还长900米,桥墩跨度216米,当时在世界同类桥梁中列第3位。九江长江大桥先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4月,九江长江大桥加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总工期为28个月,这是中国首次对公铁两用桥进行加固改造。其中,九江长江大桥公路加固改造的主要内容分为公路正桥与公路引桥两个部分。公路正桥包括拆除和更换原混凝土桥面板、人行道,公路纵梁、钢垫块支座等构件,对原公路托架、横梁、伸缩缝进行更换或加固维修,改造桥面系结构及铺装层。公路引桥包括将公路引桥行车道由原来的14米拓宽为15米,将引桥人行道由原来的2.25米缩短为1.75米,并对T梁、桥墩、支座垫石进行补强和修整 。2017年11月12日,九江长江大桥加固改造工程钢主梁架设完成 。桥梁位置
九江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大桥南接江西省九江市,北通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是京九铁路和国道G105的重要过江通道 。桥梁设计
桥梁结构
九江长江大桥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第三座“里程碑”式的桥梁,由正桥和南北两岸公路、铁路引桥组成,铁路桥全长7676米,公路桥全长4460米 。九江长江大桥为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由正桥和南北两岸的公路、铁路引桥组成。设计参数
其中江上正桥长1806米,10个桥墩,11孔钢梁,不论长度和跨度为160米的普通钢桁梁外,主航道为三孔刚性桁、柔性拱,桁高16米,跨度为180米,中间一孔最大跨度达216米,最大知高32米。采用十五锰钡钒氮高强度低合金钢种制造,钢板最大厚度为56毫米,并用直径27毫米的高强度螺栓铆接钢梁杆件。正桥公路在上层,三大拱范围外,行车道宽14m,两侧各设宽2m的人行道;三大拱部分,行车道11m ,拱外侧各设3.75m的机动车道及1m宽的人行道。铁路在下层,双线间距4.2m。铁路为中-活载(检算预应力箱梁为中-26级);公路按汽-20设计,挂-100验算;人群为3.5KN/m2。通航净空高度24.0m,净宽160.0m,按3孔布置。地震按设计烈度7°设防。正桥钢梁共11孔,所有钢梁均为栓焊结构。正桥全长1806.712m,江中10个桥墩,两岸各1个桥台,铁路引桥南岸1428.444m;北岸4440.934m,铁路部分全长7676.09m。引桥均采用40m的无碴无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每孔2片箱梁。公路引桥南岸引桥长1347.02m,北岸引桥长1306.389m,公路部分引桥长4460.122m,均为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每孔8片。运营情况
- 交通流量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九江长江大桥加固改造是我国跨江、跨海公铁两用桥梁加固改造的首次尝试,无论从设计到施工均没有同类经验可借鉴,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施工中,作业点下方有大量火车和轮船通行,存在安全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 。荣誉表彰
1996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997年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文化特色
- 题字
管理维护
- 第一次
- 第二次
价值意义
九江长江大桥,1973年12月由国家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察设计 。九江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也是中国如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无论是桥的设计、施工工艺,还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反映了中国迄今最先进的建桥水平。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大桥铁路引桥采用的无碴无枕预应力箱形梁,在中国建桥史上还是第一次。主河槽216米宽的大跨度,居全国桥梁之首。九江长江大桥是京九铁路和合九铁路的“天堑通途”,为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九江大桥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的钢桁梁大桥,既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又是九江市最引人注目的新旅游景点 。1992年,九江大桥公路桥正式建成通车,1995年大桥铁路桥贯通。大桥全线通车后,成为京九铁路的枢纽,对加强中国南北交通运输,促进华东、中南经济建设、文化交流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第一次试验的15锰钡氮新钢种在这座桥上首先使用。这座桥使用的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创造了中国建桥史上的最高纪录。九江大桥墩顶到基础最低底面,相距64米,相当于一座22层高的楼房。从钢梁拱顶到基础最低底面,高达132米,相当于一座45层的特大高楼。九江水域地质情况复杂,水深流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在基础工程中采用了双壁钢围堰、泥浆套下沉和空气幕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保证了工程质量,受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很高的评价。首创“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基础施工法”;首次将“触变泥浆套”和“空气幕”施工工艺用于下沉深度达50m的正桥和引桥沉井基础;试制成功直径2.5m反循环旋转钻机,并首次在我国桥梁施工中采用;主桥刚梁采用15MnVNg低合金高强度钢新钢种,并以栓焊结构代替了铆接结构;首次采用双层吊索架全伸臂安装180m钢桁梁;首次采用216m大跨跨中合拢及柔性拱合拢工艺;国内首次采用在三大拱的吊杆上采用抑制振动的新型“质量调谐阻尼器“(TMD);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吊重300t架桥机,架设跨度40m铁路箱梁,为国内首创。- 北镇 1崇兴寺
- 义县 2奉国寺
- 古塔区 3广济寺古建筑群
- 北镇 4医巫闾山青岩寺风景区
- 义县 5万佛堂石窟
- 凌海 6大笔架山
- 凌海 7紫荆山
- 北镇 8崇兴寺双塔
- 北镇 9北镇庙
- 黑山 10蛇盘山
- 凌河区 11凌河水上公园
- 北镇 12广宁城
- 北镇 13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 凌海 14翠岩山寺
- 凌河区 15辽沈战役纪念馆
- 北镇 16医巫闾山大观音阁风景区
- 北镇 17医巫闾山灵山风景区
- 北镇 18医巫闾山五佛寺风景区
- 北镇 19医巫闾山帝王谷风景区
- 凌海 20锦州笔架山
- 北镇 21医巫闾山辽代皇陵风景区
- 北镇 22医巫闾山
- 古塔区 23锦州博物馆
- 北镇 24北镇李成梁石牌坊
- 北镇 25医巫闾山大芦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