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妈祖

妈祖宝像的肤色分为粉色、金色、黑色等三种颜色。粉色是妈祖生前的表情,金色是妈祖得道时的表情,黑色为救难时的表情。黑色的雕像在闽台尊称为“乌面妈祖”。妈祖祖庙在湄洲天后宫,其第一尊开基妈祖像是在宋咸平二年,以黑沉香木所雕,迄今已逾千年,是当今世上所知最古老的妈祖宝像,而这尊妈祖宝像今天何以会供在漳浦乌石天后宫呢?原来这竟是妈祖的旨意,其中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明三朝元老、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系漳浦乌石出身之探花。相传林士章赴京应考,途经泉州洛阳桥,遇一年轻卖花女子挡道,要求林士章呤诗对联才肯让路。女子指着自己脚下穿的绣花鞋道:“鞋头绣菊,朝朝踏露蕊难开”。林士章一时应答不来,正在踌躇之时,突感一阵清风吹过,女子已无影无踪。后到京应试,进士及弟,殿试时正值炎夏,嘉靖皇帝摇扇令对:“扇中画梅,日日摇风枝不动”。林士章想起途中奇遇,立即应答:“鞋头绣菊,朝朝踏露蕊难开”皇帝听后赞曰:“对得好,只是脂粉味浓些,卿真探花才也。”林士章急忙跪下谢恩,因此高中探花。从此封官授职,屡有升迁。林士章回乡省亲,途经湄洲天后宫朝拜,回忆起洛阳桥所遇女子,竟与妈祖相貌神似,顿悟是妈祖化身相助。林士章于万历九年(1581年)致仕归家时,特地到湄洲参拜妈祖,迎回妈祖的第一尊黑脸雕像,建庙奉祀至今,世称“乌石妈祖”。
林士章(1524—1600年),字德斐,号璧东,漳浦旧镇浯江村乌石人。生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弟,是漳浦县唯一获此殊荣者,也是漳州府五个鼎甲三及弟之一。历任翰林院编修、北京和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左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和经筵讲官、南京礼部尚书。他为官清正,居显持恬,温恭下士。万历九年(1581年)致仕,在漳州城北建长桥城,家居二十年,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七岁,赐祭葬。近年,祖籍乌石的台胞捐资重建了乌石天后宫、牌坊和两座气势恢宏的殿堂,与近处的紫薇寺交相辉映。景区内遍布许多文物古迹,有明嘉靖至万历年间9名进士、7名举人修学成才的紫薇洞和紫薇书院、文昌阁等;有唐建的谢安庙。周边有省级文物、乌石林姓祠堂“海云家庙”。乌石天后宫以妈祖文化为载体,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密切往来的窗口,是一处朝圣观光的旅游胜地。
- 烈山区 1龙脊山风景区
- 象山区 2相山风景区
- 濉溪 3临涣古城
- 烈山区 4化家湖水库
- 象山区 5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 濉溪 6临涣文昌宫
- 象山区 7桓君山藏书处碑
- 象山区 8相山森林公园
- 象山区 9淮北世纪广场
- 濉溪 10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 象山区 11淮北市博物馆
- 象山区 12相山庙
- 象山区 13凤凰山南麓墓群
- 象山区 14南湖风景区
- 象山区 15马援墓
- 象山区 16淮北相山公园
- 濉溪 17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象山区 18淮北显通寺
- 烈山区 19塔山风景区
- 濉溪 20乾隆湖景区
- 象山区 21惠我南黎
- 濉溪 22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 烈山区 23洪庄生态园
- 濉溪 24石山孜遗址
- 杜集区 25水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