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圣墓

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灵山景区内。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618-626),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
- 中文名
- 灵山圣墓
- 地理位置
- 泉州灵山景区
- 长 度
- 2.15米
- 宽 度
- 1.10米
- 高 度
- 60厘米
- 荣 誉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两墓并列,墓冢用花岗岩雕刻,盖分三层,呈阶梯状,通高60厘米;底 层长方形,长2.15米、宽1.10米,四面浮雕莲瓣纹;中层素面;顶层呈券形,长1.55米。墓盖底下为覆盖墓坑的石板。据碑文记载,墓上原有亭,早圮。墓上现卷棚歇山式花岗岩石亭系1962年重建。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我高仕。详细介绍
墓地周围北、东、西三面依陡壁用块石砌筑高约3米的半圆形挡土墙,依墙建仿传统木结构形式的花岗岩石构墓廊,平面如马蹄形。前檐廊共10柱9间,左右对称,中央3间屋盖略高起,形成主体,左右为从体,象征中央厅堂3间及左右廊庑各3间。廊柱上下两端偏细,颇似织布的棱子,有石础。古建筑专家称之为棱形柱,这种“梭柱”最早见于公元四世纪时中原地区的建筑物中。后檐廊柱贴近挡土墙设立,直柱,无石础。共15柱,比前檐多5柱,即在3间“厅堂”及左右相邻2间“廊庑”的后檐柱每间中央增设1柱,以减小横楣跨距,便于用短而直的横楣趋就建筑体形的弧线转折。墓廊内、外竖历代碑刻7通。正中为伊斯兰历722年斋月阿拉伯文重修圣墓碑,左侧有《郑和行香碑》。此外,尚有清康熙三年(1664)福建汀邵延等处总兵官陈有功、陆路提标左协中军游府陈美,乾隆十六年(1751)夏必第,乾隆四十八年(1783)孝廉郭拔萃,嘉庆二十二年(1817)署福建全省提督军门、漳州总镇马建纪,同治十年(1871)钦命提督福建全省陆路军务执勇巴图鲁江长贵等重修圣墓碑。圣墓一侧的开阔地是宋元时期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公墓及明清时期伊斯兰式石墓,上刻伊斯兰教常用的“云月”图案或《古兰经》片段。墓前方有一天然巨石,风吹欲动,手推能晃,故称“风动石”,是福建省三个风动石之一。明代泉州知府周道光题刻“碧玉毬”三个大字,后人又勒上“天然机妙”四个字,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风动”。千百年来,这座伊斯兰教圣墓一直受到历代泉州人民和穆斯林的保护,它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伊斯兰历史文物,成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阿城 1亚沟石刻
- 南岗区 2哈尔滨文庙
- 南岗区 3龙塔
- 阿城 4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南岗区 5颐园街一号
- 巴彦 6王脖子山遗址群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尚志 8八里湾森林公园
- 尚志 9红豆杉景区
- 松北区 10太阳岛公园
- 宾县 11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松北区 12哈尔滨极地馆
- 五常 13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尚志 14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五常 15龙凤山
- 道外区 16哈尔滨游乐园
- 南岗区 17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松北区 18东北虎林园
- 阿城 19森工平山旅游区
- 呼兰区 20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
- 南岗区 21黑龙江电视塔旅游区
- 道里区 22索菲亚广场
- 松北区 23黑龙江科学技术馆
- 阿城 24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 阿城 25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