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岛

黄龙有大、小二岛,东西对峙仅相隔500米水道。大黄龙岛位菜园镇东南12.6公里处,与泗礁山岛岸距4.5公里,古有深水山、元宝山、石刀山和黄陇山等名。大黄龙岛为嵊泗县黄龙乡政府驻地。因山势雄伟,土呈黄色,远望似黄龙蟠海而得名。岛位于泗礁山的东南侧,岸距4.5公里。岛上岗峦绵延,平地狭小,有山13座,主要有大岙岗顶、太平岗、石屋岗顶、帽顶山等。大黄龙岛形如梧桐叶,东西长3.88公里,南北1.5公里,海岸曲折,湾岙环布,东嘴头、南港、大岙、北岙、峙岙等岙口均可供渔船锚泊。大岙沿岸地带有一片沙滩,其余均为陡岸。海岸线总长21.14公里,最高点石屋岗顶海拔223.5米。岛上多裸岩,岩土澄黄,山势走向宛若两条黄龙蟠浮海石,岛即因此得名。周围海域盛产鱼虾,所出"黄龙虾米"向称名牌海产。
- 中文名
- 黄龙岛
- 陆域面积
- 5.12平方公里
- 海 拔
- 223.5米
- 海岸线总长
- 21.14公里
发展历史
该岛昔为两省分治之地,自清光绪元年(1875)起,北港属江苏省太仓州崇明县管辖,南港归浙江省定海厅。1934年,南港设黄龙乡,属浙江省;北港设五龙乡,属江苏省。1951年后,南、北二港始合建为黄龙乡,乡政府驻地南港村。岛的开发,估计在16世纪前即有人定居,遭清初海禁而荒废。现居民的先祖多数是康熙(1662~1722)年间展复后,陆续从宁波、镇海、乍浦等地迁入。人口约1.1万,分布6个自然村,以张网作业为主。地理环境
岛形如一片张开的梧桐片,陆域面积5.12平方公里,主要岙湾有南、北二港,岗峦蜿蜒相连,最高点为中部的石屋岗顶,海拔223.5米,在嵊泗列岛中居第二高峰。旅游
大黄龙岛峻山陡岸颇有壮色,尤以奇石景观闻名海外。石称元宝石,分大、小两块,危贴于元宝山崇岗悬崖之上,形若两锭神来的金银大元宝。大元宝石重约百吨,高6米;小元宝石重约5吨,长4米,两石相依。人立于石上,蹬之悠悠颠晃,推之则摇摆而不移,人称东海第一大奇石,俗以为"女娲补天"所遗。另有"孔明帽顶"石,亦称石之大观。岛上有数处摩崖石刻,大元宝石西壁镌大书"东海云龙"4字,系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传隆巡海时所题。大岙岗顶近海石崖上镌"潮海风清"4字,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陈梦斗督汛时所题,其旁有宅基、灶基遗迹,疑明代古民居。峙岙东北又有"东南半壁"石刻。此外,峻峭秀丽的六人坑陡谷、趣味盎然的乌龟石礁岩、蕴为壮观的长山嘴激流,皆为黄龙著名景点。小黄龙岛面积0.89平方公里,位大黄龙岛西侧。岛上峰岩层叠,势若矫龙,夏日天气晴朗时,远看似有烟雾袅袅,故称其景为"黄龙吐烟"。游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旅游信息
黄龙元宝山景区:35元/人次;黄龙赤膊山景区:25元/人次- 南开 1天津古文化街
- 南开 2天津之眼(永乐桥摩天轮)
- 南开 3周邓纪念馆
- 南开 4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 南开 5天津广东会馆
- 南开 6天津水上乐园
- 南开 7南开学校旧址
- 南开 8天津李纯祠堂
- 南开 9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
- 南开 10天津天后宫
- 南开 11天津文庙
- 南开 12天津老城博物馆
- 南开 13天津王襄故居
- 南开 14天津民俗博物馆
- 南开 15天津四烈士纪念碑
- 南开 16庄王府
- 南开 17中环彩练
- 南开 18天津鼓楼
- 南开 19天津戏剧博物馆
- 南开 20天津大学
- 南开 21老美华华夏鞋文化博物馆
- 南开 22南开区烈士陵园
- 南开 23鼓楼商业旅游步行街
- 南开 24天津聂士成殉难纪念碑
- 南开 25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