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洞景区

在归宗雁荡以前,它以自己的名字——方山久为世人所知,且有自己的开山祖师。那位祖师是一位羽士。它的一系列洞府和其他建筑因而充满了道教和巫风的气息,是雁荡山八大景区中最具中国民间宗教文化色彩的地方。这一景区由羊角洞和双龙谷两部分组成,合计不过3平方公里,是雁荡山面积最小的一个景区,然而峰、嶂、洞、瀑、潭、湖一应俱全,又最近大海,俯仰呼吸之间,尽是天风海雨潮声蜃影,恰好应了某当代作家的一句名言:虽小却好,虽好却小。但是有了雁荡山,羊角洞只能虚怀避席,做雁荡山的一个精致的影子。
- 中文名称
- 羊角洞景区
- 地理位置
- 浙江省温州市
- 别 名
- 一洞
- 类 别
- 道家养性修真之地
特色景点
羊角洞是道家养性修真之地。又名一洞。而羊角洞的得名有三种之说:一.因洞口形似羊角;二.因洞内右侧有一羊角井;三.洞外右前方有一羊角岩。三种形象都极为逼真。其位于海拔450米高的方岩上,洞高9米,宽18米,深13米。洞内建有玉蟾宫,宫名是有洞口右侧有一巨石形似蟾 而来。而该殿是有木制四檐的结构。及连接左侧的两层的方丈楼和藏经楼。而正中洞内的岩壁上凿有一个高2米,宽6米,深1米的石窟,从左到右依壁雕凿七尊神佛:老子、原始大尊、灵宝天尊、杨老令公、杨老令婆、杨七郎和开山祖师陈体阳。其造像为坐式,体积略大于真人,仪态端庄,容相各异,颇见匠心。寺内右侧有清宣统二年铸的铁钟。且在羊角洞左右侧山岩下建有六洞,分别供奉宋代杨家七将,俗称二洞至七洞,各洞内香火甚旺,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历史意义
此洞,历来为道家养性修真之地,相传汉朝的紫阳真人周义山和宋项洗曾先后在此洞得道飞升。至清代,此洞建设始具规模。《羊角洞碑记》称陈体阳为开山始祖。陈体阳,字静远,号少谷,温岭人,于清代咸丰年间,皈依龙门正宗第十八代叶永申宗师门下,斩草结茅,重辟道场,面壁十年,行业精进。于同治年间建筑三清殿、吕祖殿、三官殿、紫庭楼及厨房等80余间。紫庭楼龙头鸠尾、碧槛丹楹,中塑紫庭真人像。至光绪中叶,又有较大发展,始建玉蟾宫。民国初年,相继有紫阳楼、霞高楼等建筑。在“文革”期间,这些建筑基本被拆毁。近年,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重建了古朴、典雅的大殿、方丈楼和藏经楼,并新建了一楼一底的配殿3间。洞内建玉蟾宫,宫名是由洞口右侧有一块巨大的蟾蜍石而来的。80年代未新建的3间大殿,内奉“三清”、杨老令公和杨大郎。1991年冬,大殿的神像改为石雕像。在大殿正中的岩壁上,凿了一个宽约6米,约之米,深约1米的石窟,从右至左依壁雕凿了七尊神像:老子、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高杨老令公,杨老令婆、杨七郎和开山祖师陈体阳。- 北镇 1崇兴寺
- 义县 2奉国寺
- 古塔区 3广济寺古建筑群
- 北镇 4医巫闾山青岩寺风景区
- 凌海 5大笔架山
- 义县 6万佛堂石窟
- 凌海 7紫荆山
- 北镇 8北镇庙
- 北镇 9崇兴寺双塔
- 黑山 10蛇盘山
- 凌河区 11凌河水上公园
- 北镇 12广宁城
- 北镇 13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 凌河区 14辽沈战役纪念馆
- 北镇 15医巫闾山大观音阁风景区
- 北镇 16医巫闾山灵山风景区
- 凌海 17翠岩山寺
- 北镇 18医巫闾山五佛寺风景区
- 凌海 19锦州笔架山
- 古塔区 20锦州博物馆
- 北镇 21医巫闾山帝王谷风景区
- 北镇 22医巫闾山辽代皇陵风景区
- 北镇 23医巫闾山
- 北镇 24北镇李成梁石牌坊
- 北镇 25医巫闾山大芦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