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蓬山摩崖石刻

佛迹洞摩崖题刻位于达蓬山磨坊岗南侧佛迹洞东壁,共三则,189字,宋隆兴二年武林钱竽、锦屏陈邦彦,淳熙九年县宰唐仲温,清康熙丙子年赐进士翰林院修撰秦宗游题刻。
达蓬山摩崖石刻由佛迹洞摩崖题刻和秦渡庵画像石刻组成。石刻笔法清劲,气韵流畅,充分展示了古人书法艺术的风采。相传,“佛迹”为唐代僧人达慧在洞中结庐修行时发现,故名。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也曾至佛迹洞探访。 秦渡庵画像石刻位于佛迹洞东南侧百米远的崖壁上。石刻朝东,纵高1.2米,横宽3.5米,由方形神龛及左右文字、石刻画像组成,画像有人物、波涛、航船、神兽等,刻画雄浑古朴,经专家认定为元代所刻。崖壁东端有一独立山岩,依其自然形状,雕成狮子造型,与画像石刻浑然一体。 达蓬山历史悠久,传为秦方士徐福东渡启航地,自古以来为佛教名士静修、文人墨客探访之地。此二处石刻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充分展示了古代石刻艺术的魅力,是徐福文化、浙东宗教史及民俗研究的重要史料,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6年8月4日,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达蓬山摩崖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晋升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现石刻除小部分风化外,保存较好。目前为雅戈尔集团投资建设的徐福文化园中的重要景点。
- 中文名
- 达蓬山摩崖石刻
- 字 数
- 189
- 组 成
- 佛迹洞摩崖题刻和秦渡庵画像石刻
- 共 计
- 三则
达蓬山摩崖石刻由佛迹洞摩崖题刻和秦渡庵画像石刻组成。石刻笔法清劲,气韵流畅,充分展示了古人书法艺术的风采。相传,“佛迹”为唐代僧人达慧在洞中结庐修行时发现,故名。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也曾至佛迹洞探访。 秦渡庵画像石刻位于佛迹洞东南侧百米远的崖壁上。石刻朝东,纵高1.2米,横宽3.5米,由方形神龛及左右文字、石刻画像组成,画像有人物、波涛、航船、神兽等,刻画雄浑古朴,经专家认定为元代所刻。崖壁东端有一独立山岩,依其自然形状,雕成狮子造型,与画像石刻浑然一体。 达蓬山历史悠久,传为秦方士徐福东渡启航地,自古以来为佛教名士静修、文人墨客探访之地。此二处石刻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充分展示了古代石刻艺术的魅力,是徐福文化、浙东宗教史及民俗研究的重要史料,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6年8月4日,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达蓬山摩崖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晋升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现石刻除小部分风化外,保存较好。目前为雅戈尔集团投资建设的徐福文化园中的重要景点。
- 烈山区 1龙脊山风景区
- 象山区 2相山风景区
- 濉溪 3临涣古城
- 烈山区 4化家湖水库
- 象山区 5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 濉溪 6临涣文昌宫
- 象山区 7桓君山藏书处碑
- 象山区 8相山森林公园
- 象山区 9淮北世纪广场
- 濉溪 10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 象山区 11淮北市博物馆
- 象山区 12相山庙
- 象山区 13凤凰山南麓墓群
- 象山区 14南湖风景区
- 象山区 15马援墓
- 象山区 16淮北相山公园
- 濉溪 17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象山区 18淮北显通寺
- 烈山区 19塔山风景区
- 濉溪 20乾隆湖景区
- 象山区 21惠我南黎
- 濉溪 22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 烈山区 23洪庄生态园
- 濉溪 24石山孜遗址
- 杜集区 25水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