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炮台

宏远炮台是北仑区现存的规模最大的一座炮台,位于甬江南岸笠山上,是甬江口的屏障。笠山高30余米,巨大的三合土炮台和钢筋混凝土炮台融为一体,气势极为恢宏。 炮台呈圆形,占地面积269平方米,直径16.5米,高6米,壁厚2米。东南开炮眼,西北设洞门,高5米,宽3米,台壁以蒸熟糯米搅拌黄泥垒砌。原置德国造火炮一尊,早拆除。与南岸金鸡山下的"平远"炮台隔江对峙。现台顶毁圮,台壁屹立。
- 中文名
- 宏远炮台
- 文物保护
- 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简 介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词 性
- 名词
文物保护
1981年7月,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12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之一。历史背景
跨步踏上整洁宽大的石睡,可直通山顶炮台。炮台建于中法战争后的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宁绍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台道薛福成创建,同知杜冠英督造,为双环层半圆型环山炮台,它的视角线达180度,甬江口外数公里海域都在它的射程之内。炮台由石灰、黄泥、沙砾、糯米饭汁混合捣砌而成,用巨大青石垒叠作基础,有“以柔克刚”之效,置克鹿卜二十四生十寸口径的后膛钢炮二尊,重20吨;二十一生的八寸口径后膛钢炮一尊,射程有5公里以上,俗称“炮王”。在山巅还建有营房五所,弹药库一所。宏远炮台建造历时二年多,共化费白银七万五千余两。 中法战争镇海之役时,甬江口第一道防线是招宝山威远炮台和小港的镇远炮台。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炮火射程的伸展,第一道防线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薛福成综观甬江口形势和地理位置,把第一道防线推远二公里,在笠山建立了第一道防线,把招宝山防御阵地成为第二道防线了。薛福成为此写了一篇铭文曰“宏远炮台铭”,其铭文的结尾部分载:“笠山地形突出海滨,三面受敌,且据甬江口前路,势可兼顾诸台,今得此新炮(指克鹿卜大炮),东御蛟门之口,西扼虎蹲游山之险,俾敌舰不敢肆泊内洋;苟练之勤,而用之精,虽铁甲可破也。抑我闻西洋诸国经营炮台,月异而岁不同,小有利病不惮变通。修改以极其精,其研究无穷期,故措注无败事,余愿与杜君(指杜冠英)及后之任事者共勉斯意,勿谓制胜之方已尽,于此而自足也。”该铭文碑,精雕细琢,碑下伏龟,后因建气象台,不知去向,实为憾事。抗日战争时期,笠山又增设防御工事,采用现代最新技术,筑起了又一座巨大的水泥钢筋炮台。1932年夏,德国军事总顾问佛采尔来甬江口要塞调查,认为笠山原宏远炮台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军事需要,拟建新的炮台,把原宏远炮台台壁作为护墙掩体,在原炮台中心建一座直径14米、高3米盆式炮台。炮台内安置旋转360度钢轨,使炮台发挥更大的威力。并设高射机枪4挺、20毫米高射炮二门。光荣战绩
从1937年抗战初期到1940年四年时间内,日军多次对宏远炮台进行空中轰击,我炮台对日空军进行奋力还击,取得了很大战绩。如1939年6月7日,日机6架飞临甬江口,在上空盘旋几圈后突然向宏远炮台俯冲,企图偷袭。高射炮射手们早已警觉,操炮跟踪瞄准,向第一架日机连发爆炸弹8发,日机尾部冒出浓浓黑烟,坠落在甬江口距岸约800米的海面上,飞行员跳伞后被我军守备团士兵包围,举枪自杀。- 高昌区 1葡萄沟
- 鄯善 2火焰山景区
- 高昌区 3坎儿井民俗园
- 高昌区 4火焰山风光
- 高昌区 5大漠土艺馆
- 高昌区 6吐鲁番博物馆
- 高昌区 7库木塔格沙漠
- 高昌区 8吐鲁番沙漠生态旅游风景区
- 鄯善 9吐峪沟石窟
- 鄯善 10洋海墓群
- 鄯善 11吐峪沟
- 高昌区 12台藏塔遗址
- 高昌区 13高昌古城
- 鄯善 14鲁克沁历史文化旅游区
- 鄯善 15吐峪沟麻扎村
- 高昌区 16神泉
- 高昌区 17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 高昌区 18吐鲁番郡王府
- 鄯善 19鄯善影视文化旅游区
- 鄯善 20库姆塔格沙漠
- 鄯善 21吐鲁番吐峪沟千佛洞
- 高昌区 22万佛宫(大漠土艺馆)
- 高昌区 23沙漠植物风情园
- 鄯善 24沙山公园
- 高昌区 25苏公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