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汞矿遗址

万山素有中国“汞都”之称。在唐代时即以“光明丹砂”为皇室贡品。遗址包括仙人洞、黑硐子、云南梯洞子三个部分,地表面积2.5平方公里,采掘面积约3.2万平方米。矿洞内留存大量遗迹遗物,以及独特的采矿、选矿及冶炼等系列传统生产工艺。
相传秦、汉时就开始有人在万山采矿。唐、宋时万山已盛产朱砂、-。万山朱砂历史上以比重大,色泽鲜红,半透明亮,宝石光泽为特点著称,在唐垂拱二年(686年)时,即以光明丹砂为贡品。万山汞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列世界前茅,素有中国“汞都”之称。矿洞内留下了采矿工人数千年来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遗迹遗物,以及在采矿、选矿和冶炼中形成的一整套先进独特的工艺技术,是我国汞矿史的缩影。明初,由于手锤和铁条的大量出现,手锤采挖很快取代了原来的烧爆火窿且在万山普遍推广。清光绪中叶,英法-公司在万山的出现,采用了机器凿孔、0爆破的作业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民国时期曾以手摇钻机探矿。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实现了采掘、装运的机械化。选矿也经历了从手选到机选的发展过程。始于万山汞矿的机选,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成为国内汞矿业中最有代表性的先进工艺。冶炼业也同样经历了土法炼汞和新法炼汞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汞矿业科学技术的变迁。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侵入万山,他们开设英法-公司,并使用先进的机器,雇用童工,强买、强租、抢夺万山汞矿,从1898年至1908年短短十年中,英法帝国主义竟掠夺走-700多吨。外国侵略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激起了工人们的强烈-,英法-公司故意挑起工人械斗,致使上万人死亡,黑硐子的“万人坑”就是埋藏这些死亡工人的地方。今天,万山汞矿遗址成为我们进行国史教育和万山汞矿遗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万山汞矿遗址,作为中国汞矿开采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2006年05月25日,万山汞矿遗址作为唐至清的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万山汞矿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台儿庄区 1台儿庄古城
- 驿城区 2枣庄冠世石榴园
- 滕州 3莲青山
- 薛城区 4薛城遗址
- 滕州 5前掌大遗址
- 薛城区 6中陈郝窑址
- 台儿庄区 7偪阳故城
- 滕州 8滕州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
- 滕州 9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
- 滕州 10王学仲艺术馆
- 枣庄 11龟山风景区
- 枣庄 12甘泉寺
- 滕州 13北辛遗址
- 山亭区 14枣庄抱犊崮
- 枣庄 15枣庄革命烈士陵园
- 枣庄 16枣庄市博物馆
- 滕州 17腾州温泉渡假村
- 山亭区 18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 山亭区 19汉诺庄园
- 枣庄 20枣庄甘泉禅寺
- 山亭区 21建新遗址
- 台儿庄区 22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 薛城区 23冠世榴园
- 枣庄 24国际洋行旧址
- 薛城区 25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