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建筑群

广州沙面建筑群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沙面曾是中国惟一的租界人工岛,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及广州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近代西方建筑文化输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这里环境优美,是广州人民的一块宝地。保护和利用好沙面建筑群及周边环境,把它完好地传给、后人,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汤国华和他的学生们在广州市文化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广州市人民政府的部署,结合教学计划,对沙面建筑群做了大量有意义的保护工作,包括对每一座历史建筑进行详细测绘,对沙面整体环境的通风、温湿度变化、太阳辐射、噪声干扰、采光质量、环境心理等进行科学测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数已被广州市文化局采纳,成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工作的依据之一。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中文名称
- 广州沙面建筑群
- 外文名称
- Guangzhou Shamian Architectural Complex
- 地理位置
- 广东广州市珠江岔口白鹅潭畔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景点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著名景点
- 租界建筑群
简介
广州沙面建筑群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沙面曾是中国惟一的租界人工岛,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及广州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近代西方建筑文化输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概述
广州沙面是中国唯一被列为保护对象的租界建筑群,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时就指示要保护沙面原貌和环境。现在整个沙面已被定为文物保护区,拥有富有特色的建筑169栋,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53栋。 英法租界被收回后,沙面开始住入中国普通居民,这是历史的进步。新中国成立后,就像打土豪分田地,沙面建筑分属于各个单位。许多特色建筑作为单位宿舍分给了普通居民,很多家庭的户口一直延续到现在。沙面百年历史的建筑群在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门槛后,越来越凸显出它们作为历史文物的重要性。1996年,沙面文物建筑群被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结构
根据规定,中国对文物建筑的管理方式分为A、B两级:A级必须原状保护(指从外立面到内部结构、间隔、装饰、构件都不能改变文物原状);B级的外立面、结构等原状保留,间隔可作小量调整。在沙面文物建筑中,原纯用作住宅的只有几处,其余大多是原领事馆、银行、公司等办公机构。国家文物管理局认为,沙面文物建筑使用功能应与其文化价值相容。但该局亦无入住何种住户的具体规定。如何合理保护、开发、利用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的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到人们的面前。- 北镇 1崇兴寺
- 义县 2奉国寺
- 古塔区 3广济寺古建筑群
- 北镇 4医巫闾山青岩寺风景区
- 凌海 5大笔架山
- 义县 6万佛堂石窟
- 凌海 7紫荆山
- 北镇 8北镇庙
- 北镇 9崇兴寺双塔
- 黑山 10蛇盘山
- 凌河区 11凌河水上公园
- 北镇 12广宁城
- 北镇 13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 凌河区 14辽沈战役纪念馆
- 北镇 15医巫闾山大观音阁风景区
- 北镇 16医巫闾山灵山风景区
- 凌海 17翠岩山寺
- 北镇 18医巫闾山五佛寺风景区
- 凌海 19锦州笔架山
- 古塔区 20锦州博物馆
- 北镇 21医巫闾山帝王谷风景区
- 北镇 22医巫闾山辽代皇陵风景区
- 北镇 23医巫闾山
- 北镇 24北镇李成梁石牌坊
- 北镇 25医巫闾山大芦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