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
香港仔(Aberdeen)是香港南区的中心部分。香港仔原本称为石排湾(现多指香港仔半山的石排湾邨),英军登陆香港仔后将整个岛屿称为香港,此地称为香港仔。
- 中文名
- 香港仔
- 外文名
- Aberdeen
- 概 念
- 香港南区的中心部份
- 词 性
- 名词
名称
香港仔原本称为石排湾(现多指香港仔半山的石排湾邨)。1841年,一批英军登陆香港仔,并问当地居民所在何地。当地居民回答Hong Kong(香港),所以整个岛屿就被称为香港岛,此地则被称为香港仔。后来港英政府将此地命名为鸭巴甸(Aberdeen,香港仔的英文名称),以纪念当时英国的外交大臣鸭巴甸勋爵。而于香港日治时期,香港仔曾被改名为元香港,代表“香港的起源”的意思。历史
早于香港开埠之前,已经有渔民在香港仔居住。开埠后,除了渔业外,香港仔一带也开始发展工业。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坞,是香港首个大型船坞,后来于1860年代被黄埔船坞收购发展成香港仔旱坞,其后成为香港四大船坞之一。20世纪初,香港仔东部设立了大成纸厂,但到了1920年代因香港仔水塘的扩建,导致不能再使用该水源,业务需要结束,原址后来发展为香港仔儿童工艺院(今香港仔工业学校)。随著时代发展,香港仔很多渔民于1960年代起已搬到陆上居住。而香港仔旱厂原址已于1970年代被填海,成为今日南区的一个大型私人屋苑——香港仔中心。旅游
·香港仔避风塘·珍宝海鲜舫·香港仔郊野公园·香港仔海滨公园·拟建中的香港仔渔人码头 (但有可能搬到香港海洋公园旁的大树湾)交通
香港仔主要依靠巴士服务往返各区,另外,亦有渡轮来往香港仔及鸭脷洲等地。◎地铁(计划中)·南港岛线西段:香港仔站◎巴士·新巴:38、42、78、91、91A、94A、95、595·城巴:7、37A、37B、41A、48、70、71、72、73、76、77、90B、98·过海隧道巴士:107、170、970X、971、973·机场豪华巴士:A10◎小巴·绿色专线小巴:4A、4B、4C、4S、5、35M、39C、51、51A、51S、52、58、59、59A、63、63A、69·红色公共小巴:香港仔往来石排湾、华富、田湾、中环、西环、旺角、观塘◎渡轮·香港仔小轮 香港仔海滨公园←→鸭脷洲大街,服务时间由06:00至00:00。·港九小轮 香港仔海滨公园←→北角村←→榕树湾◎街渡·翠华船务 香港仔海滨公园←→赤柱←→蒲台岛- 烈山区 1龙脊山风景区
- 象山区 2相山风景区
- 濉溪 3临涣古城
- 烈山区 4化家湖水库
- 象山区 5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 濉溪 6临涣文昌宫
- 象山区 7桓君山藏书处碑
- 象山区 8相山森林公园
- 象山区 9淮北世纪广场
- 濉溪 10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 象山区 11淮北市博物馆
- 象山区 12相山庙
- 象山区 13凤凰山南麓墓群
- 象山区 14南湖风景区
- 象山区 15马援墓
- 象山区 16淮北相山公园
- 濉溪 17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象山区 18淮北显通寺
- 烈山区 19塔山风景区
- 濉溪 20乾隆湖景区
- 象山区 21惠我南黎
- 濉溪 22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 烈山区 23洪庄生态园
- 濉溪 24石山孜遗址
- 杜集区 25水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