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

遗址是1959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作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同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并持续至今。
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文化遗存,早在1952年就首先在河南省登封县的王村遗址发现了,1956年又在郑州洛达庙遗址发现,因为文化面貌区别于其它文化,故曾被称为“洛达庙类型”。1959年二里头遗址发现后,因文化堆积十分丰富,文化遗存更具有典型性,故定名为“二里头文化”。
遗址面积达3平方公里,文化堆积厚达3~4米,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现已发掘出宫殿遗址、居民区遗址、制陶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
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2座,1号宫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残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处有一长方形台基,长30.4米,宽11.4米,台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齐的柱穴,每个柱穴前侧还有2个小柱穴,可能是支撑殿堂四檐的檐柱。据此可以复原出一座高大轩敞的四阿重屋式殿堂。殿前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大庭。在基址的四周还环绕着一面坡或两面坡式的廊庑建筑。这一宫殿遗址的发现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四阿式宫殿建筑和回廊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特点,为以后的历代宫殿建筑所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遗址中还出土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珍贵文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镶嵌绿松石的兽面铜牌饰制作极其精美,体现出了熟练的镶嵌技艺。
二里头遗址经过测定,其年代距今约3500~3600年,相当于在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是研究中国夏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目前关于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的关系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遗址的第三期、第四期是商汤都城西毫的遗存,第一期、第二期是夏文化的遗存;另是认为郑州商城是西亳,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的一处都邑。这场学术之争目前仍在继续。(国家文物局)
二里头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开鲁 1柴达木
- 霍林郭勒 2三湖自然保护区
- 霍林郭勒 3电厂旅游观赏区
- 霍林郭勒 4城市广场
- 霍林郭勒 5金代界壕
- 霍林郭勒 6观音山旅游区
- 扎鲁特旗 7金厥山旅游区
- 扎鲁特旗 8罕山旅游区
- 库伦旗 9灵安州遗址
- 库伦旗 10库伦三大寺
- 霍林郭勒 11霍林河
- 霍林郭勒 12铝厂旅游观赏区
- 扎鲁特旗 13罕山神泉旅游度假村
- 霍林郭勒 14马拉嘎
- 霍林郭勒 15辉特淖尔草原旅游区
- 扎鲁特旗 16誉泉沟旅游度假村
- 霍林郭勒 17通辽怪山
- 霍林郭勒 18圣泉山庄
- 霍林郭勒 19通辽静湖度假村
- 奈曼旗 20奈曼王府
- 科尔沁左翼后旗 21吐尔基山墓
- 霍林郭勒 22霍林河露天矿旅游观赏区
- 扎鲁特旗 23阿日昆都冷草原旅游区
- 科尔沁左翼后旗 24僧格林沁王府
- 奈曼旗 25萧氏家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