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生堡

叶坪红军广场东南边矗立的一座四方形堡垒,名叫“博生堡”,是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牺牲的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赵博生,同时为迎接“二苏大会”召开而兴建。
- 中文名
- 博生堡
- 监 造
- 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
- 工程指导
- 梁柏台负责
- 设 计
- 钱壮飞
简介
该堡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监造,梁柏台负责工程指导,钱壮飞设计。1933年8月1日动工,1934年1月31日建成。整个堡由青砖砌成,呈四方形,其寓意为赵博生是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牺牲的。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该堡被国民党反动派拆毁,堡内的《纪念赵博生同志》碑刻被当地群众秘密抢救回家保存下来,现珍藏在我馆。博生堡于1955年按原貌重建。朱德亲自题写了“博生堡”三字,嵌于堡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也重新拟写了纪念赵博生烈士碑文,立于堡内,博生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博生其人
赵博生,河北省黄骅县人。1897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军第26路军总参谋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反蒋战争。1931年2月第二十六路军奉蒋介石之命来到江西参加“剿共”战争,他十分不满,暗中寻找中共秘密组织。经该部中共地下特支考察培养,并报经中共中央军委特批,他于1931年10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赵博生入党后,在中共地下特支领导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积极在部队中宣传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政策主张,宣传苏区新鲜事物,激励官兵抗日爱国热情。他还利用同乡同事关系,做通了该部第二十五师旅长董振堂、季振同等的起义思想工作,为后来该部全体起义加入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等的亲切关心和全力支持下,根据中共地下特支的决议,1931年12月14日晚,赵博生在总指挥部(宁都县城耶酥堂)以宴请为名,召集全军团以上军官,庄严宣布全军起义,参加红军,获得成功。第二十六路军起义后,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下辖第十三军、第十四军、第十五军。赵博生被委任为第五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军长。此后,赵博生率第五军团参加了赣州、漳州、南雄水口、建(宁)黎(川)泰(宁)等战役。他在战斗中智勇双全,立下赫赫战功,曾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一级“红旗勋章”。1933年1月8日在江西南城黄狮渡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在战斗关键时刻率部冲锋,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6岁。赵博生牺牲后,为纪念他的革命业绩,苏维埃中央政府将宁都县改名为“博生县”,并决定在瑞金兴建博生堡,以志纪念。博生堡为四方形,寓意赵博生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期间牺牲。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该堡被国民党政府拆毁,堡内的《纪念赵博生同志》碑刻,被当地群众秘密运回家保存下来,现珍藏在瑞金革命纪念馆。博生堡于1955年按原貌重建。“博生堡”三字为朱德亲笔题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也重新拟写了纪念赵博生烈士碑文。“博生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辑:钟烈亮)- 烈山区 1龙脊山风景区
- 象山区 2相山风景区
- 濉溪 3临涣古城
- 象山区 4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 烈山区 5化家湖水库
- 濉溪 6临涣文昌宫
- 象山区 7桓君山藏书处碑
- 象山区 8相山森林公园
- 象山区 9淮北市博物馆
- 濉溪 10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 象山区 11淮北世纪广场
- 象山区 12相山庙
- 象山区 13马援墓
- 象山区 14凤凰山南麓墓群
- 象山区 15南湖风景区
- 象山区 16淮北相山公园
- 濉溪 17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象山区 18淮北显通寺
- 烈山区 19塔山风景区
- 濉溪 20乾隆湖景区
- 濉溪 21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 象山区 22惠我南黎
- 烈山区 23洪庄生态园
- 濉溪 24石山孜遗址
- 杜集区 25水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