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州桥

杨梅州桥,又名虎造桥、雁齿小红桥,在省级旅游风景区杨梅州(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杨梅州村)东北1公里处,建于乾隆六年(1741),现桥为1939年募缘再重修。
- 中文名
- 杨梅州桥
- 建设时间
- 乾隆六年(1741)
- 地理位置
- 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杨梅州村
- 文保等级
-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沿革
杨梅州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治十七年(1869)二次重修,现桥为1939年募缘再重修,寿宁造桥世家的第五代传人郑惠福工匠是承建的主墨师傅之一。廊桥构造
该桥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长42.5米,宽4.2米,拱跨35.7米。东西走向,17开间,72柱。上覆双坡顶。桥中梁上墨书捐款人、工匠等丰富人文资料,保存尚好。相关传说
相传,最后次造桥时,匠师将梁木横放竖摆,量时吻合,架时短尺,几次三番总难造起,一日再次将梁木上架欲造时,忽闻峡间虎啸如雷,匠师逃生急促,迅速离去,梁木便纷纷坠落,恰好天工巧成。因此,该桥又有“虎造桥”之称。文物价值
过去杨梅州桥是浙南地区的泰顺、平阳、苍南通往寿宁至闽北以至赣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来往的挑夫、商旅络绎不绝。如今杨梅州桥所处的位置属省级风景名胜区杨梅州生态长廊的中心腹地,有着“江南小九寨”的美誉。- 裕民 1塔斯特风景区
- 裕民 2小白杨哨所
- 裕民 3孙龙珍烈士陵园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4敖包特库热庙
- 托里 5苏拉夏情人谷
- 裕民 6库鲁斯台草原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7哈同山岩画
- 裕民 8巴尔达库岩画群
- 塔城 9伟人山
- 额敏 10野生虞美人
- 裕民 11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2哈尔萨拉白桦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3蒙王府热气泉旅游度假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4准噶尔古城遗址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5巴音云都尔敖包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6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 塔城 17快活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8吉木格瀑布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9阿吾斯奇边双湖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0绿坪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1龙脊谷
- 托里 22石刻突厥石人像
- 托里 23老风口果子沟森林公园
- 裕民 24巴什拜大桥
- 裕民 25巴什拜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