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为明代民居建筑群——尚书第俗称“五福堂”,位于泰宁县城区胜利二街福堂巷,为明代天启年间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尚书第建于天启三年至七年(1623~1627年),府第坐西朝东,南北长87米,东西宽60米,占地面积5220多平方米。庭院前的甬道分南北二门进出,北端进门设仪仗厅、接客厅。甬道设五重门楼,全宅门额都嵌有石匾,从南端起分别题刻着“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字样,匾额的枋檩柱头雕刻着各种精巧图案。尚书第门斗的石阶列一对抱鼓石,高2米,宽0.92米,鼓座雕着双狮戏球、云龙、花卉;门墩墙基刻有荷墀托、莲裙座、竹节衬柱等精美图案。
- 中文名称
-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 地理位置
- 泰宁县城区
- 景点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立时间
- 明代
规模
尚书第有主宅5幢、辅房8栋,分5道门沿甬道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有房120余间,全为砖石木结构。每幢主宅均为三进,整个府第宏伟壮观,布局严谨合理,建筑艺术高超,富有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群。国家重点文物
1988年,泰宁尚书第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邻尚书第东面的世德堂,为元末明初古建筑精品,占地7000多平方米,具有500多年的历史。其主房是一列六幢坐西朝东的封火山墙硬山式木构架建筑群,它面阔79米,进深40多米,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尤其是第五幢,其建筑风格古朴,用材粗放、年代久远。该堂完整地保存了“三厅九栋”的明代民居建筑模式,用材粗犷、风格古朴、厅堂连片、安全舒适,集中展现了明代民居的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2001年6月,世德堂并入尚书第建筑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德堂与建于明末和清朝中叶的尚书第、李氏宗祠共同构成尚书第建筑群,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该建筑群中含有古代官居、民宅、祠堂、客厅、辅房、大庭院等多种功能建筑,保持了明、清以及民国至今的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浓缩了古代建筑的生活场景,而且建筑艺术精湛,是江南最典型、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精品建筑群落之一,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烈山区 1龙脊山风景区
- 象山区 2相山风景区
- 濉溪 3临涣古城
- 象山区 4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 烈山区 5化家湖水库
- 濉溪 6临涣文昌宫
- 象山区 7桓君山藏书处碑
- 象山区 8相山森林公园
- 象山区 9淮北市博物馆
- 濉溪 10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 象山区 11淮北世纪广场
- 象山区 12相山庙
- 象山区 13马援墓
- 象山区 14凤凰山南麓墓群
- 象山区 15南湖风景区
- 象山区 16淮北相山公园
- 濉溪 17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象山区 18淮北显通寺
- 烈山区 19塔山风景区
- 濉溪 20乾隆湖景区
- 濉溪 21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 象山区 22惠我南黎
- 烈山区 23洪庄生态园
- 濉溪 24石山孜遗址
- 杜集区 25水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