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观

阳平观位于彭州市新兴镇阳平村(原光辉村),始建于东汉末年,是张天师弘道的第一个治所,属道教二十四治之首,在道教文化发展、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中文名
- 阳平观
- 始建时间
- 东汉末年
- 所属教派
- 道教
- 地 址
- 位于彭州市新兴镇阳平村
阳平观
阳平观位于彭州市新兴镇阳平村(原光辉村),始建于东汉末年,是张天师弘道的第一个治所,属道教二十四治之首,在道教文化发展、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1994年,由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倡导并主持恢复的阳平治道观已初具规模,象征道教全真、正一两个教派将在阳平观共谋道教文化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 成都气候潮湿,多云雾、少日照,是一个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城市。成都年平均温度16oC,夏季最高温一般不超过35oC,但却闷热;冬季平均气温约为5oC,极少有冰雪,但却很阴冷。因此,成都的最佳旅游时间是在3-6月和9-11月。简介
成都市西北56公里,新兴镇阳平村(原光辉村),有一处在史籍上屡书不绝,为海内外道教所敬仰的神踪圣迹,它就是被道学家誉为中国道教中央教区的阳平治道观。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于东汉顺帝(公元125一144年)时,其创教者张陵。据史籍载,张陵博通五经,潜心研“道”,闻巴蜀地区巫现风盛行,民风纯朴易于教化,便入川布道。初居阳平山(今彭州市地区),并以为据点创“五斗米道”。其教一经建立便迅速发展,“民夷倍向”,“翁然奉之以为师,弟子至万户”,为便于管理,又置了3等24治的管理体系。“治”就是各教区中心,而阳平治为二十四治之首,就是“中央教区”,地位显赫,其都功就是道教领袖,为子孙承传的世袭制。传至三代,其孙张鲁就建立起一个政教汉合一的政权以至朝廷力不能征……雄据巴汉三十年,这在世界历史上仅穆罕默德创伊斯兰教相比,只晚四百来年,所以被海外学者誉为“东方耶路撒冷”。被海内外宗教学者所景仰的神踪圣迹、中国道教发源地和中央教区的阳平治,就在今彭州市新兴镇。阳平观因山而名,即新兴镇的阳平山。阳平治环山防江,松柏茂密如盖,湔江岸相山相对如阙;这里又曾是古蜀国第一王都瞿上所在;治南的丹景山又是绝妙的静修炼丹处。环境清幽静寂,虚幻缥渺,被王勃誉为蓬莱仙居,香城宝地。就是前蜀徐氏后妃把游辛此地时也发出:“何必羡蓬莱”的赞叹,竟要:“好把心身清静处,角冠霞帔事希夷”,而不想回皇宫了。张鲁降曹北迁后。道教仍继续发展,阳平治仍存,仅因避唐高宗名讳而改为阳平化,法事仍盛。但宋元以降,道教渐趋衰落,至清乾隆宣布佛教为国教后,“天师”已不能入朝了,道教阳平治的宫观,也变为佛教的太平寺了。清·李调元诗云:“闻道阳平有遗迹,仙居观已失金城”,就是讲得这一变故。民国初年,太平寺经僧人培修,开辟花园种植天彭牡丹等花木,还淘浚了据传是古蜀国时的池泽做“放生池”。每年春夏游人不绝;香火颇旺。民国28年,中国佛协副会长能海法师。从印度朝觐回国驻锡龙兴寺;发愿重修天彭塔,亲往太平寺主持修寺(建塔寺),建窑烧砖,并开筵讲经,上至民政厅长,下至普通居士闻风而至,也热闹了一阵。现在,中国道协遵照中央宗教政策精神,决定恢复阳平治并建道教学院一所。1994年,由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道长亲主其事。象征道教全真、正一两个教派将在阳平观共谋道教文化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初具规模的阳平观,雄伟壮丽,神异玄妙,庄严肃穆,他将以无与伦比的“仙风道貌”,吸引海内外人士前来朝拜访道,究本探源,游览观光。地理位置
彭州市新兴镇阳平观- 宿豫区 1龙王庙行宫
- 宿豫区 2晓店青墩遗址
- 泗洪 3陈毅纪念馆
- 泗阳 4三庄墓群
- 宿豫区 5宿迁市湖滨公园
- 泗阳 6古黄河森林公园
- 泗洪 7泗洪世纪公园
- 沭阳 8马陵公园
- 宿城区 9宿迁雪枫公园
- 泗洪 10洪泽湖湿地公园
- 泗洪 11王沙岛风景区
- 泗洪 12柳山湖景区
- 泗阳 13高渡旅游度假村
- 沭阳 14苏北花卉示范园
- 泗阳 15刘世勋墓
- 宿豫区 16三台山森林公园
- 泗洪 17洪泽湖湿地森林公园
- 泗洪 18杨泗洪墓
- 泗洪 19雪枫陵园
- 泗洪 20淮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 泗洪 21下草湾遗址
- 泗洪 22洪泽湖湿地(临淮)森林温泉度假区
- 泗阳 23洪泽农场
- 泗洪 24宿城新区广场
- 泗阳 25宿迁天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