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临江

此塔原有铁铸高大塔刹,据传,清代被雷电击落,除此以外,此塔经历了千百年来风雨侵袭和地震威胁,却仍巍峨雄立沱江之滨,装点着淮州古镇,有力的证明了古代建筑水平和劳动人民的精湛艺巧。登塔眺望,远观山光,近览水色,绚丽景物,历历在目,发古幽思,激人情怀,确为一处市郊旅游胜地,白塔临江被列古金堂八景之一。
此塔究竟建于何时?据《县志》记载:“瑞光塔在怀口镇白塔山,创始无考,隔江为怀安军故址,则也唐宋来有之矣”。具体年代不详。过去大家公认为宋塔。近年在太平寺侧发现一块明嘉靖三十二年《培修本庙碑记》,其中有云:“佛塔胜景创自东晋,以至宋代绍兴十八年岁次戊辰之秋,寺住持僧悟明禅师经理培修”。加上太平寺曾有石刻楹联云:“太平古刹卓乃汉宣垂建;宝塔祥光原由东晋初修”。(此联已残,现砌于该寺北围墙上)塔基东面还有隐约可识的一副镌刻对联云:“晋武洪都×壁×;××怀镇塔碑×。”由于这些原因。遂又有塔建于东晋之说,依笔者之见,似仍应以建于宋代较为可靠。
一、西魏时,此地始建为金渊县,唐改金水,宋置怀军辖金堂、金水二县。东晋时,虽曾以此地建立金水戍,但仅为军队驻地,不是行政建置所在,是否有大量居民及佛寺?尚无确证。
二、隋代以前四川古塔多为木塔,据记载,隋代益州福感寺法聚寺塔,楚州、利州、信州舍利塔,隆州禅寂寺、梓州华林寺塔,雒县宝兴寺塔,晋源等众寺塔,都是木塔。唐宋时才多建为砖、石塔。
三、我国早期佛寺布局是“寺塔一体、塔踞中心”一般塔都建在寺庙中心,唐代以后,塔才移建殿后或另建塔院瑞光塔不在太平寺中轴线生,实即建于太平之塔院,亦可证不会早于东晋。
四、唐宋时,四川佛塔以方形为主。此塔亦为方形,而且门窗、过洞及外墙与塔室间均用宽4.5,厚1厘米的扁铁条加固,施工精良,这些做法都是四川塔固定的工艺规程。
五、宋人王象之于嘉定年间编纂的《舆地纪胜》对怀安军各塔,如三学山鹦鹉舍利塔、友提石塔等均有记载,但对此塔从未涉及。
根据以上各点,不能只看佛寺碑记和寺庙对联,有的虽可作为史料,但也有不少是寺僧为炫耀本寺资历而夸大其词甚至故弄玄虚。金堂瑞光塔从史料记载及其结构等看,说是南宋所建,更为可靠。
- 石棉 1田湾河
- 名山 2川藏茶马古道
- 汉源 3佛静山
- 雨城区 4高颐墓阙及石刻
- 天全 5喇叭河自然保护区
- 雅安 6樊敏阙及石刻
- 汉源 7清溪古镇
- 宝兴 8泥巴沟风景区
- 汉源 9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 雨城区 10雅安蒙山
- 雅安 11灵鹫山
- 石棉 12安顺场渡口
- 石棉 13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 宝兴 14雅安硗碛
- 雅安 15芦山龙门洞
- 宝兴 16青衣江
- 天全 17二郎山隧道
- 石棉 18雅安安顺场渡口与翼王亭
- 宝兴 19雅安金凤山
- 雅安 20芦山平襄楼
- 天全 21红灵山景区
- 雅安 22芦山飞仙峡
- 宝兴 23雅安蜂桶寨
- 宝兴 24神木垒国家级森林公园
- 宝兴 25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