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凯、何香凝墓

廖仲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左派领袖。名恩煦,字仲恺。惠阳陈江镇鸭仔步人。1877年3月10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893年归国。22岁时与何香凝结婚。1902年赴日本留学。期间结交有志青年,萌发反清革命思想。1903年结识孙中山。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积极追随者,协助孙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次年往天津筹设革命机关。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总部外务部干事,同年被选为留日学生会会长。1909年在日本中央大学毕业后回国,考取法政科举人,在吉林巡抚处任翻译。辛亥革命后回广州,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旋任南北议和会议代表。1914年中华革命党成立,任财政部副部长。1918年随孙中山到上海,次年参加创办《建设》杂志,传播孙中山学说。1921年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次长、广东省财政厅长,协助孙中山北伐。次年陈炯明叛变被捕,经妻子何香凝营救脱险。1923年,任广东省长和-临时中央委员,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和筹建黄埔军校。为实现国共两党合作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选为改组后的-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先后兼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表等要职。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廖继承其遗志,坚决贯彻革命的三大政策。-右派视之为眼中钉,8月20日,在广州被-右派暗杀。时年48岁。有《廖仲恺集》。
为表彰、纪念廖仲恺、1925年11月6日,国民政府分别在惠州中山公园和廖的家乡陈江鸭仔步村建立“廖仲恺先生之碑”。
1987年,其故乡陈江兴建“仲恺中学”。廖先生之女、六届全国政府协委员廖梦醒亲笔题“仲恺中学”校名。学校广场立廖仲恺全身铜像,校内设陈列室,室内安放有仲恺先生半身大理石塑像,还有100多幅介绍他生平事迹的图照。
廖仲恺、何香凝墓:位于钟山南麓天堡城下。廖仲恺夫妇是追随孙中山国民革命的-人。墓建于1937年,何香凝1972年去世后,与廖仲凯合葬于此。
廖仲凯、何香凝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普安 1铜鼓山遗址
- 兴义 2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 兴义 3万峰林
- 贞丰 4双乳峰
- 册亨 5板其溶洞群及温泉
- 望谟 6桑郎镇“蛮王城”
- 册亨 7秧坝镇大板用村民族村寨保护区
- 安龙 8龙头大山
- 册亨 9乃言村布依戏艺术保护区
- 贞丰 10花江铁索桥及崖画
- 贞丰 11纳孔布依古寨
- 册亨 12水晶洞
- 安龙 13仙鹤坪自然保护区
- 册亨 14大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
- 安龙 15王宪章将军纪念园
- 望谟 16创强小学遗址
- 安龙 17安龙招堤
- 望谟 18羊架夺险
- 贞丰 19花江大桥
- 册亨 20郭家洞
- 册亨 21岩架镇新寨布依文化风情园
- 册亨 22板其村风景名胜文化旅游保护区
- 安龙 23卧龙洞
- 贞丰 24岩鱼布依古寨
- 册亨 25浪沙寨布依民族文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