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客家村寨

在兴宁,也有这种类型的城寨,不过规模小得多,名气也更小,甚至本兴宁人都许多人不知道。据我采访的记下的资料(没有考证过)说法是:兴宁有城寨四个,为清朝时有钱人防卫太平军所建。这四个城寨由同一个师傅所设计监造,穷其一生精力,但仅完成三座半。其中一座在龙田金星,移宁江河时折毁,一座在建合水库时淹没。现在保存较好的只有一座,位于兴宁龙田苑鸯塘,即鸯塘话(俗称蛇话)的发源地。据城寨子的老人说,城寨建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罗氏汉光公一支集资而建。外围是城楼,因防卫需要,底层没有开窗口,但却留下了古代抬枪的枪口,兵房常年备有火药。
城寨里建有完备的供水、储粮、排污系统,甚至还有菜地,遇到战争,关起寨门,可以数月不出。城寨的右边角留了一个可让人爬行的小出口,在不测时使用,平时则用几根大铁棍锁住。左后角有高达四、五屋楼的炮楼兼了望塔。
大门框用坚硬的麻石彻成,几尺厚,城门是极厚的木门,本来罗氏先祖计划做铁门,但没有建成,但族谱上没有记明原因。我估计缘由不外二:一是长达十多年的建设中财政出了问题,二是可能因为当时大平天国起义已经失败。
城楼四边相连通的,以便调兵防卫,叫走马棚。土改复查后,政府把城楼分给不同的人家居住,随着人口增加,各家把自己所属的通道围起来,此后就不能通过了。老人说刚做好时寨子住人很少,以后逐渐搬入,最多时上千人,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建洋楼,人们又逐渐搬出。当我此地采访时,基本上可以说是人去城空了。想象千人而居的盛况,随手折下一朵城里丛生的荆剌花,一股浓列的沧桑感扑鼻而来。
- 石棉 1田湾河
- 名山 2川藏茶马古道
- 汉源 3佛静山
- 雨城区 4高颐墓阙及石刻
- 天全 5喇叭河自然保护区
- 雅安 6樊敏阙及石刻
- 汉源 7清溪古镇
- 宝兴 8泥巴沟风景区
- 汉源 9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 雨城区 10雅安蒙山
- 雅安 11灵鹫山
- 石棉 12安顺场渡口
- 石棉 13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 宝兴 14雅安硗碛
- 雅安 15芦山龙门洞
- 宝兴 16青衣江
- 天全 17二郎山隧道
- 石棉 18雅安安顺场渡口与翼王亭
- 宝兴 19雅安金凤山
- 雅安 20芦山平襄楼
- 天全 21红灵山景区
- 雅安 22芦山飞仙峡
- 宝兴 23雅安蜂桶寨
- 宝兴 24神木垒国家级森林公园
- 宝兴 25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