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塔

青龙寺、塔位于白鹤青龙村。寺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年),初名报德寺,宋代更名隆福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皇帝南巡,途经青龙,亲书“精严寿相”额,并赐寺名“吉云禅寺”。又赐水晶观音像一尊、荷花溅金扇一把、杏黄袈裟一袭,时称“三宝”。据光绪刊《青浦县志》载,青龙寺占地60余亩,寺田450余亩,建筑宏伟,有大雄宝殿、地藏殿、韦驮殿、禅堂、斋堂、揖秀堂、且歇堂、文觉堂、澄怀堂、方丈室、东西两庑、香积厨、库房、普同塔等建筑群。钟鼓之声不绝,梵呗之声达旦,有“佛角为天下之雄”之誉。清嘉庆三年(1798年)失火,崇阁大殿均成废墟。道光初年,寺僧生建殿宇。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燹,寺屋废损大半。民国25年(1936年)寺僧募建观音阁及大钟一口,今俱废,仅存碑刻两块:(一)重兴青龙隆福寺碑记。(二)敕赐吉云禅寺重建大殿碑铭。
青龙塔建于唐长庆年间(821-824年),原名隆福寺塔,又名青龙雁塔,俗称青龙塔,七级八面,砖木结构。寺塔于宋康定、庆历年重修理工。元大德三年(1299)、致和元年(1308年)、至正三年(1343年),青浦籍书画家、水利专家任仁发及子任贤德、孙任士质三代相继出资修葺寺塔。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邑人朱明镜修塔。清顺治五年(1648年),僧百遇复新之。迄今已有300余年失修,楼梯尽毁,腰檐无存,塔身倾斜,岌岌可危。1956年,塔顶的铜葫芦被台风吹落,上铸有“明崇祯十七年”字样。现收藏在青浦区博物馆。1992年,塔身偏离中心1.56米,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特邀著名建筑纠偏专家曹时中教授予以扶正。寺、塔于1959、1960年分别列为县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寺、塔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临夏县 1清真寺拱北
- 康乐 2边家林遗址
- 东乡 3林家遗址
- 永靖 4炳灵寺石窟
- 和政 5半山遗址
- 广河 6齐家坪遗址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7新庄坪遗址
- 和政 8太子山
- 和政 9松鸣岩
- 永靖 10刘家峡
- 和政 11寺沟
- 永靖 12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 康乐 13康乐莲花山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14鲁班石
- 和政 15铁沟风景名胜区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16三坪遗址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17坡头遗址
- 和政 18柳梅滩风景名胜区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19马鞍桥遗址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20积石雄关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21临津古渡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22桥头遗址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23积石民俗村
- 永靖 24龙汇世界
- 和政 25古动物化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