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海寺

义海寺坐落于安仁县关王镇赵源村大湖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文化丛林寺院,由著名的奇峰和尚兴建。现寺中主持为释明缘法师。据史书和碑文记载,康熙辛卯年,祖源和尚重修过斋堂;在清朝乾隆年间,曾有禅房百余间,不包括挂单的游僧在内,常住僧尼就达50余众,由此可见其规模之盛大,历史之悠久。
- 中文名
- 义海寺
- 地理位置
- 安仁县关王镇赵源村
- 建筑者
- 奇峰和尚
- 宗教派别
- 佛教
- 主 持
- 释明缘法师
- 建筑时间
- 明朝
介绍
义海寺位于罗霄山余脉大湖仙北麓山腰,是安仁县境内最富神话色彩、拥有最长佛教历史、安歇最多得道高僧的佛教圣地。大湖仙位于安仁县关王镇与永兴县龙形市交界处,其主峰海拔 1280米,义海寺所在地海拔710米。佛教界盛传,方圆五百里所有佛教寺庙皆源于此。至今保存有义海寺的四大得道高僧超越大和尚、妙杭老和尚、恒嵩老和尚、自皈老和尚等高僧殁后的塔林10多处,由此可反映义海寺历史之悠久和在佛教界之地位。在义海寺前边,有两株已年逾千年的罗汉松。据称此树富有灵性,前来进香观光旅客皆要敬拜,祈佑健康长寿义海寺所在大湖山,山恋叠幛,植被丰富,呈原始次生林状态,有“小桂林”之誉,堪称“寺庙与地形山水完美结合” 因山水风光和寺庙文化相得益彰,成为了安仁的一大景区。拜谒义海寺,车不能直接开到寺庙前坪,下车后需徒步爬行一段方可抵达。进寺唯一的山道上,两株葱郁的桂花树和罗汉松,如迎宾的“门童”并排而立。桂花树的枝叶长得甚是奇特,斜刺横空穿过路面又斗折而下,形成一拱天然的“桂门”。有千年树龄的罗汉松更是有趣,主杆离地四米处长出一整圈结节,初看如一条虬龙盘圈树身,细看竟是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聚集一起,或凝神静思,或仰天大笑。相传有佛缘的人,在月圆之夜能看到众罗汉拜月的妙境。其他信息
立足寺前,是一片渺无边际的石林,在众多的石林当中,紧靠寺庙的三峰石柱最具特色。远望去犹如三个饭碗扣在那里,一字排开,后面形态各异的群峰似从四面八方赶来朝圣的信徒。这三峰石柱历来也就被人美称为“三碗斋饭”。义海寺的背后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火”字型山峰,目光越顶而过,更远更高处,又一“火”峰。相传炎帝神农生前常种药、采药于义海一带。炎帝生时,义海寺靠山只有一座“火”峰,炎帝误食断肠草驾崩以后,靠山忽然叠上一座更高的“火”峰。活脱脱天地间整个一个“炎”字!为了纪念炎帝拯救百姓的大恩大义,当地民众就在义海建立一座庙堂,取名义海寺,专供后人祭拜。此庙堂历史的悠久已很难考证,据现有史料记载,早在唐宋时期,便有高僧在此念经参禅。或许“炎”峰脚下的百十座高僧圆寂墓塔见证了历史的斑斑变迁,各座墓塔依辈份的高低自上而下垒建。大多墓碑字迹已模糊不清,从依稀可以辨认的靠下方的墓碑上不难发现,明万历年间曾有高僧在此频频出现,而比他葬得更高处还有好些。《安仁县志》载,“先有义海寺,再有楚兴寺;先有楚兴寺,再有安仁县”。此说法足以说明义海寺绵绵悠长的历史。- 烈山区 1龙脊山风景区
- 象山区 2相山风景区
- 濉溪 3临涣古城
- 象山区 4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 烈山区 5化家湖水库
- 濉溪 6临涣文昌宫
- 象山区 7桓君山藏书处碑
- 象山区 8相山森林公园
- 象山区 9淮北市博物馆
- 濉溪 10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 象山区 11淮北世纪广场
- 象山区 12相山庙
- 象山区 13马援墓
- 象山区 14凤凰山南麓墓群
- 象山区 15南湖风景区
- 象山区 16淮北相山公园
- 濉溪 17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象山区 18淮北显通寺
- 烈山区 19塔山风景区
- 濉溪 20乾隆湖景区
- 濉溪 21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 象山区 22惠我南黎
- 烈山区 23洪庄生态园
- 濉溪 24石山孜遗址
- 杜集区 25水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