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台

淮阳五谷台是神农氏初期建都立业的地方。五谷台一带,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神农氏在此开创了原始农业,成为中华民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地域之一。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始教天下种五谷”。《兖州府志》也有相同的记载:“始制耒耜,教民播种五谷,故号神农氏,初都陈,后都曲阜”。《淮阳县志》更有所记载:“约公元前30世纪,相传炎帝神农氏都于陈,尝百草而兴药,艺五谷,教民农耕。”并载:“五谷台位于城东北5公里五谷台村,亦名五谷营,为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处。其址今已毁”。据当地民间传说:台原高丈余,占地十亩,上筑庙宇,塑有神农氏像,每逢大年正月初五神农诞辰及四月二十八神农万寿之日,进行祭拜。周边群众成群结队前来朝祖进香,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健康;历代达官贵人拜谒者络绎不绝。曾在陈地为王的曹植,写下了《神农赞》诗篇,对炎帝神农氏的功德予以歌颂:
少典之胤,火德成木;
造为耒耜,遵民播谷。
正为雅琴,以畅风俗。
相传,五谷台原为淮阳仅次于“太昊陵”的第二大庙宇,是重要的人文历史景观,故被定为“淮阳七台八景”之一。还相传台地上有九眼井,正中一井处于神农塑像之座基下。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洪水多次冲积,台地渐平,神农井也被淤塞深埋,不知其处,令人十分遗憾。
淮阳五谷台的九井传说,可从《史记》注中“陈地有神农井”得到印证。关于神农井,史书上记有神奇的传说:神农诞生时,地面出现九眼井,从一眼井汲水,其他八眼井的水都会波动起来。这与《水经注·谬水》及《荆州记》所记“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水动”相合。
以往,淮阳五谷台村民就有用祖传秘方泡制风湿药酒的习俗;还有临近村的“九里沟膏药”也远近闻名。这些都佐证了神农氏都于陈“尝百草而兴药”的记载。此外,被誉为“人类活化石”的淮阳民间玩具“泥泥狗”,其制作也集中在五谷台及其附近的金庄、武应、丁楼、陈应等十多个村庄。制作“泥泥狗”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淮阳民俗民风的亮点。
现今五谷台丈高平台一亩,上建九间庙舍,塑有炎帝神农氏像,是20世纪80年代,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在原部分台址废墟上逐步营造起来的,其规模远未达到历史上的景观规模。可喜的是,当地群众响应县政府提出的“将淮阳建设成文化旅游城”的号召,决心兴建炎帝故都神农氏五谷台,景区规划占地2000亩,分建祭祖区、文化区、农艺园、百草园、农具馆等,将成为集古今农业科技及爱国教育的综合旅游观光基地。
- 正蓝旗 1元上都遗址
- 二连浩特 2“伊林”驿站
- 多伦 3汇宗寺
- 东乌珠穆沁旗 4金斯太洞穴遗址
- 多伦 5大渡口生态旅游区
- 正蓝旗 6小扎格斯台淖尔
- 二连浩特 7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多伦 8诺尔古建筑群
- 正蓝旗 9忽必烈夏宫
- 正蓝旗 10乌和尔沁敖包森林公园
- 多伦 11多伦文化公园
- 多伦 12榆木川景区
- 锡林浩特 13贝子庙
- 多伦 14多伦湖
- 锡林浩特 15平顶山
- 锡林浩特 16锅盔山
- 多伦 17山西会馆
- 多伦 18西山湾景区
- 多伦 19姑娘湖旅游区
- 多伦 20南沙梁景区
- 多伦 21滦源殿、西山湾
- 正蓝旗 22白音查干敖包
- 太仆寺旗 23御马苑旅游区
- 正蓝旗 24高格斯台风景区
- 正蓝旗 25金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