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诞生地

白石屋位于蒙山天蒙景区海楼东南麓,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两个自然村。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的地方。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印刷所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至今遗址犹存。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当时抗大一分校由蒙阴县的垛庄一带迁驻费北,该校的文工团就住在下白石屋村。为配合八路军一一五师打击当地的反动地方武装组织“黄沙会”,他们创作了民歌《反对黄沙会》。由团员李林(现为上海歌剧院顾问)谱曲,阮若珊(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作词。后来经过不断地修改加工,便成了今天传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
1999年,费县委、县政府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建立了纪念碑、纪念亭,记载了《沂蒙山小调》诞生的过程,以及现今流传的《沂蒙山小调》词曲及作者,以启后人,永志不忘。并请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国家农业机械部副部长袁成隆同志题写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名,词作者阮若珊同志题写了“深深怀念沂蒙好地方”,分别镌刻在白石屋村旁的巨形花岗石上
- 潼南县 1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 潼南县 2双江古镇
- 潼南县 3潼南大佛寺景区
- 潼南县 4杨闇公故里景区
- 潼南县 5重庆杨开幕公旧居陈列馆
- 潼南县 6马龙山卧佛
- 潼南县 7陈抟故里·崇龛花海景区
- 潼南县 8潼南东升茶山农业观光园
- 潼南县 9潼南农业旅游度假区
- 潼南县 10潼南金佛
- 潼南县 11定明山—运河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