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寺与龙华双塔

绍
龙华寺初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赐名“龙华万寿禅寺”。宋天圣年间,仁宗诏龙华寺和尚雪经入京讲道,回寺后扩大建筑规模。
宋绍兴年间至元至顺年间,龙华寺几经毁坏,几经重新修建,至元代元贞年间,龙华寺已成为仙游县第一大丛林,辖11院77庵。当时全县和尚尼姑约有一千多人,而龙华寺就拥有僧众近五百人。
元末至明、清两朝,龙华寺又四度兴废。尤其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倭寇入侵,寺毁僧散,一片凄凉。明万历年间和清顺治、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到了民国末年,龙华寺又几经荒废。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1988-1992年),侨僧释广静捐资五十五万元,重新修建龙华寺,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仙游县佛教会的驻地。
龙华双塔在龙华寺的前面两侧。据《龙华寺志》载,北宋大观年间,邑人郭勇为母七十寿庆,捐建东塔,并祈求其母八十寿庆时再建西塔,越十载,郭勇果然捐建了西塔。于是,龙华双塔便屹立在龙华寺前,乞今已有八百九十多年的历史,比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还早近百年。
双塔建筑为八角五层空心石质结构,高44.8米。塔基为须弥座,由石雕力士金刚承托,底层东西两边有石雕将军护门,每层开四门,设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各层有石级可通,沿塔檐回廊,可直达塔顶。塔檐均用石条拼成,呈波浪状;每个塔棱正对着塔檐浪峰,酷似古楼飞檐,极为壮观。
登上塔顶,放眼龙华平原,只见良畴连毗,村舍依傍,溪渠涌白,绿树连嶂,有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每当夕阳晚照,双塔披金,塔影伴随龙华街农舍炊烟,远消长逝,别有一番情趣。
- 兴宾区 1鳌山
- 象州 2石贵生态农业旅游村
- 武宣 3八仙天池
- 象州 4蕉林凉泉
- 武宣 5武宣文庙
- 象州 6太平天国古战场
- 武宣 7文辉塔
- 金秀瑶族自治 8老虎潭峡谷
- 武宣 9武宣溶洞
- 合山 10龙王泉与仙岩洞
- 金秀瑶族自治 11十八家瑶寨
- 武宣 12大藤峡
- 金秀瑶族自治 13古占瑶族风情村
- 金秀瑶族自治 14老山原始森林保健度假区
- 金秀瑶族自治 15六段民俗村
- 金秀瑶族自治 16圣堂山峡谷漂流
- 合山 17怀集水库
- 金秀瑶族自治 18花王山庄
- 合山 19寨山文化遗址
- 武宣 20来宾百崖大峡谷
- 武宣 21古碛滩
- 合山 22合山怀集风景区
- 武宣 23灵湖
- 金秀瑶族自治 24金秀瑶族博物馆
- 武宣 25五马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