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寿宁寺

晋义熙元年(405)天竺(古印度)僧人昙猷乘枫槎(枫树制的筏)从海上东渡,进三门湾白桥港登岸,上岸后,枫槎飘搁对岸,至今称枫槎山(在港头寺对面)。当时,昙猷感到口干,四周没有谈水,昙猷以禅杖戳地,白泉涌出,遂建白水庵。寺前今尚存昙猷石和白泉井二古迹。白泉井高出地面1.5米左右,但常年不干枯,村民也以此井做食用井。白泉井又名洗肠井,相传昙猷之母怀胎,时经葱园,秽臭犯胎气,饮了白泉井的水,能除去秽气。佛门不食葱蒜等五辛的戒律典故也出于此。
此后,昙猷沿宁海白溪进天台山腹地,陆续创建了永福、柯山、石梁、赤诚、万年、多宝、广润、清居等佛刹。成为天台佛宗的开山之祖,建寺比天台国庆寺早100多年(天台国庆寺建于公元598年)。
唐代鉴真第四次东渡曾到此留宿。日文译作白泉寺。该寺由于983-988年接送耷然、嘉因师徒,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口岸后,淳化元年(990)伺郎王化基奏请改名为寿宁寺,至道元年(995)宋太宗又遣内侍斐愈赐给寿宁寺御书30轴以资褒奖。
宋代《赤诚记》中,寿宁寺为列宁海寺院第二名(仅慈云寺忏主遵式的-道场嵩教寺与此称寺,其他44所称院)。 此后,几经兴废。1958年遭火焚后,近年由台州佛协会长,高明寺方丈觉慧法师重建一新,1993年8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寺院除天王殿、大雄保殿地藏殿,三圣殿等主要建筑外,还建有东渡纪念堂,保存着当年东渡真身的释迦佛象。
1999年6月9日,参加中日国际佛教旅游线研讨会代表到此考察,一致确认寿宁寺是佛教传向世界和中日友谊的重要纪念地。日本友人村上博先生在浙江省旅游局何思源处长等省、市、县人士的陪同下,为“日本法济大师耷然登陆处”石碑揭幕。使日中友好口岸重放光彩。
- 茄子河区 1茄子河佛宝寺
- 桃山区 2桃山公园
- 茄子河区 3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 桃山区 4万宝山
- 桃山区 5桃山水库
- 桃山区 6万宝湖儿童公园
- 新兴 7群众艺术馆
- 新兴 8八道岗原始社会遗址
- 勃利 9西大圈森林公园
- 桃山区 10英伦庄园
- 新兴 11新兴基督教堂
- 勃利 12青松岭森林公园
- 茄子河区 13龙头桥水库
- 勃利 14勃利硅化木群
- 桃山区 15大顶子山古城遗址
- 茄子河区 16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勃利 17吉兴河水库
- 勃利 18勃利密塞
- 勃利 19马鞍山古城址
- 勃利 20毛公山
- 勃利 21勃利红星森林公园
- 勃利 22吉兴森林公园
- 勃利 23七台河市博物馆
- 茄子河区 24倭肯河
- 茄子河区 25十二烈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