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小普陀

小普陀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成立后新建的第一个景区,由湖心堤和小普陀组成,总投资达6500万元,于2002年10月1日对外开放。湖心堤,又名钱堤,初建于1976年,它把东钱湖分为南湖和北湖。
景区中补陀洞天是凿成于南宋中叶的一个佛教石窟。石窟上的“补陀洞天”四字为南宋所刻。改造后的湖心景区,堤宽30―65米,绿化、道路、桥梁等都面目一新,加置了地下管线和灯光,增添了一些景观建筑,形成了钱堤烟波、陶公钓矶、清风香桂、澄湖明月、二灵掠影、霞屿锁岚、补陀洞天、山僧呼舶等湖心八景。小普陀景区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主要景观有:1、补陀洞天:又名观音洞,为南宋石窟,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洞长40余米,高宽约3米。洞内精雕石刻观音坐像和佛龛,圆润丰满,纹路流畅,显示了古代巧匠的高超手艺。2、钱堤烟波:取湖面长堤水雾缭绕、似烟如雾之意,位于景区入口,西与陶公岛隔河相望,东与湖心堤融为一体。中心巨石镌刻着郭沫若的题词“西子风韵,太湖气魄”。3、陶公钓矶: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改名陶朱公,偕西施隐居于东钱湖畔、伏牛山下。后人把伏牛山改为陶公山,将范蠡时常临湖垂钓之处称作“陶公钓矶”。4、清风香桂:景区入口旁有株百年桂树,树冠达数十平方米,连体三枝,胸径各20-25厘米。每逢金秋时节,这里清风送爽、桂香阵阵,故名“清风香桂”。5、澄湖明月:源自“湖清月明”之意,位于湖心堤中部,是湖心赏月的绝佳之处。6、霞屿锁岚:以岛上云气弥漫,云霞多而得名。这里水气蒸腾、雾气弥漫,霞屿就在湖中时隐时现、似沉似浮,好像是雾气把小岛给锁住了一样,故名“霞屿锁岚”。7、山僧呼舶:位于霞屿岛东侧,与拜祭岭隔湖相望。该处水平浪静,是船舶停靠的理想之地。旧时为霞屿古渡,每有僧侣外出,在此唤舟,故名“山僧呼舶”。8、二灵掠影:二灵山突兀于东钱湖中,山有古刹二灵寺和北宋时建的二灵塔。每当夕阳西下,霞光横穿二灵塔十孔,塔影倒映湖中,这就是“钱湖十景”之一的“二灵夕照”。
- 茄子河区 1茄子河佛宝寺
- 桃山区 2桃山公园
- 茄子河区 3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 桃山区 4万宝山
- 桃山区 5桃山水库
- 桃山区 6万宝湖儿童公园
- 新兴 7群众艺术馆
- 新兴 8八道岗原始社会遗址
- 勃利 9西大圈森林公园
- 桃山区 10英伦庄园
- 新兴 11新兴基督教堂
- 勃利 12青松岭森林公园
- 茄子河区 13龙头桥水库
- 勃利 14勃利硅化木群
- 桃山区 15大顶子山古城遗址
- 茄子河区 16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勃利 17吉兴河水库
- 勃利 18勃利密塞
- 勃利 19马鞍山古城址
- 勃利 20毛公山
- 勃利 21勃利红星森林公园
- 勃利 22吉兴森林公园
- 勃利 23七台河市博物馆
- 茄子河区 24倭肯河
- 茄子河区 25十二烈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