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先墓
赵伯先墓,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南郊竹林寺附近,目前在南郊“文苑”公园内。
- 中文名
- 赵伯先墓
- 地 点
- 江苏省镇江市南郊竹林寺附近
- 建立时间
- 1912年
- 墓 主
- 赵伯先
基本情况
赵伯先墓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15-20年,又在墓道前方半岛形丘地上建树石刻赵声戎装骑马画像石碑亭一座,与坟包、墓道成中轴线,抗日战争前又曾对陵墓进行扩建,因战争爆发中止。1966年陵墓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按原样恢复,陵墓范围长330米,宽90米,主体坟包建在圆形台基上,有护墓石,前列石供桌,有凭吊场地、墓道、石牌坊,坊柱上镌有“巨手劈成新世界”、“雄心恢复旧山河”,“绿竹径回环劲节雅似君子德”、“黄花岗缥缈忠魂是有故人游”等联语。坊额篆刻“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牌坊前有3座小石拱桥。坟包直径9.8米,周径34米,以四层弧形护墓石130多块砌成,上为封土堆,通高2.7米,圆形台基周长75米,墓前重建白石碑,上刻隶书“辛亥烈士赵声伯先之墓”。赵伯先简绍
赵声(1881-1911),字伯先,号百先,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同盟会内部总长兼广州起义总指挥。1911年,南方各省同盟会会员汇集广州,发动辛亥广州起义,赵为起义军总指挥,准备发动十路进攻,并亲率苏皖党人百人,进攻清军广州水师提督署。后因其为广州城内官吏所熟识,不便先入城。27日,副总指挥黄兴率先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一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他于28日晨赶至广州已无法参战,被迫撤退。由于广州两次起义均遭失败,他忧愤成疾,于1911年5月18日在香港病逝。民国元年(1912年)被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石棉 1田湾河
- 名山 2川藏茶马古道
- 汉源 3佛静山
- 雨城区 4高颐墓阙及石刻
- 天全 5喇叭河自然保护区
- 雅安 6樊敏阙及石刻
- 汉源 7清溪古镇
- 宝兴 8泥巴沟风景区
- 汉源 9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 雨城区 10雅安蒙山
- 雅安 11灵鹫山
- 石棉 12安顺场渡口
- 石棉 13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 宝兴 14雅安硗碛
- 雅安 15芦山龙门洞
- 宝兴 16青衣江
- 天全 17二郎山隧道
- 石棉 18雅安安顺场渡口与翼王亭
- 宝兴 19雅安金凤山
- 雅安 20芦山平襄楼
- 天全 21红灵山景区
- 雅安 22芦山飞仙峡
- 宝兴 23雅安蜂桶寨
- 宝兴 24神木垒国家级森林公园
- 宝兴 25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