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凉山

采凉山位于山西省阳高县长城乡堡子湾村,是昔日的阳高八景之一的“西岩积雪”。古称纥贞山、纥干山、采药山。系阴山余脉,海拔2144.6米,为大同之镇山, 是一典型的地垒山。采凉山山体浑圆,山顶平坦,山脚广泛发育洪积、坡积物,总面积为649.1平方公里。北与内蒙古大盘梁山相望;西与西寺梁山对峙;西南有其余支马铺山。
- 中文名称
- 采凉山
- 外文名称
- Cai Liang Shan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阳高县长城乡堡子湾村
- 气候类型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占地面积
- 649.1平方公里
- 开放时间
- 全天开放
- 景点级别
- 风景名胜
- 门票价格
- 不收门票
- 著名景点
- 红石崖
地里概况
山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唐昭宗有诗曰“屹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出乐”,素以山峰峭拔,高寒异常,冬夏积雪而著称。“西岩积雪”为阳高八景之一,有“马嘶踏遍银山顶,鸟倦惊飞玉树枝”的咏叹。山上栖息着灰雀、石鸡、隼等鸟类,并时常可以看到松鼠、野兔等小动物。山中还生长着黄芪、山茱萸等中药材。山上物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等矿产资源。著名景点有红石崖。 位于山西省阳高县长城乡堡子湾村,古称纥贞山、纥干山、采药山、采掠山等。系阴山余脉,海拔2144.6米,为大同市近郊海拔最高的山峰。建筑
山上旧有采凉观、碧霞宫、地藏寺及明代藩诸王墓。如今采凉山红石崖已成为大同著名的风景区之一。红石崖下有一座道观,名太玄观,创建于民国年间,“文革”时期被毁,70年代由葛道重修。共两层,上层主殿供奉老子,两侧为南极仙翁和药王孙思邈。下层主庙,中间为三官,两侧是寿星、观音。鎏金屋顶,雕梁画栋,红墙绿瓦,光彩夺目。山上森林密布,药材遍地,山花烂漫,风景宜人,已成为避暑旅游胜地。 山上有明代九个代王的墓葬。据《大同县志》载,“明代藩诸墓,代简王桂墓、戾王逊惴墓、隐王仕德墓、懿王俊杖墓、昭王允耀墓、恭王廷琦墓、定王鼐铉墓并在采凉山;惠王成燎墓、思王聪沫墓并在马铺山”。据实地查勘,今大同市东5公里的马铺山下,西起古城村,经燕庄村南、西坟村到东坟村东北,东西绵延3.5公里,似弧形排列着大小九座直径8—10米、高4—5米的坟丘。往日的辉煌,为满人所灭当年建筑壮观,地下墓室宏大,地上有红墙绿瓦的享殿、碑亭和石雕碑坊。并置有民户守墓地,东坟村、西坟村就是守墓人的住地。清兵入关后,地上建筑物被焚毁。- 烈山区 1龙脊山风景区
- 象山区 2相山风景区
- 濉溪 3临涣古城
- 象山区 4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 烈山区 5化家湖水库
- 濉溪 6临涣文昌宫
- 象山区 7桓君山藏书处碑
- 象山区 8相山森林公园
- 象山区 9淮北市博物馆
- 濉溪 10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 象山区 11淮北世纪广场
- 象山区 12相山庙
- 象山区 13马援墓
- 象山区 14凤凰山南麓墓群
- 象山区 15南湖风景区
- 象山区 16淮北相山公园
- 濉溪 17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象山区 18淮北显通寺
- 烈山区 19塔山风景区
- 濉溪 20乾隆湖景区
- 濉溪 21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 象山区 22惠我南黎
- 烈山区 23洪庄生态园
- 濉溪 24石山孜遗址
- 杜集区 25水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