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营清真寺

常营清真寺是北京地区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常营清真寺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整体建筑布局严谨统一,气势宏伟典雅,既蕴含古建神韵又充满现代气息。常营清真寺位于北京朝阳区常营路常营民族家园11号楼。常营清真寺是京郊最大的清真寺,属于朝阳区仅存古建七座清真寺之一,原名常营礼拜寺。
- 中文名称
- 常营清真寺
- 地理位置
- 北京朝阳区常营路常营民族家园11号楼
- 占地面积
- 约8000平方米
- 类 型
- 清真寺
- 原 名
- 常营礼拜寺
- 建成时间
- 明朝正德年间
历史沿革
常营清真寺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2-1521年)。嘉庆元年(1796)三月开始重新修建,于嘉庆三年十月竣工。解放后,经过1983年、1993年、1998年几次修缮后的清真寺为正方形,长宽各90多米,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2002年5月,当地启动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300多万元,改造后清真寺的建筑面积达4578平方米,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是北京市郊区建筑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规模建制
常营清真寺坐西朝东,为二进院落。有垂花门、游廊、花木扶疏、雅洁可喜。大殿进深八间,面阔五间,可容纳二三百名穆斯林做礼拜。后来有增建一女殿,专供女穆斯林礼拜。是京郊最大的清真寺,属于朝阳区仅存古建七座清真寺之一。该寺由南至北依次排列着三座寺门,大门及前院已改建。前院有水房及讲堂,二门为垂花门带影壁。后院有大殿,为筒瓦硬山调大脊,后殿为歇山箍头脊,大殿面积为200平方米。建筑特点
修复后的常营清真寺保留中国古建筑特色,布局严谨大方,气势宏伟,飞檐斗拱,古意盎然。不仅是教民们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巳发展成朝阳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寺内存有碑文两褐,分别为清嘉庆年间和民国ZO年所立,记述了该寺的建造历史、管理制度和寺产情况,成为研究本寺历史的珍贵文物。寺内还藏有手抄本《古兰经》30本、《伟嘎叶》2部、《尔嘎叶代》1部、《嘎最》4本。交流合作
自1984年以来,常营清真寺先后有摩洛哥、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尼、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使团、外交管员、上层人士来访问参观。地理交通
位置北京朝阳区常营路常营民族家园11号楼(朝阳北路口)。交通坐车到常营清真寺下。- 裕民 1塔斯特风景区
- 裕民 2小白杨哨所
- 裕民 3孙龙珍烈士陵园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4敖包特库热庙
- 托里 5苏拉夏情人谷
- 裕民 6库鲁斯台草原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7哈同山岩画
- 裕民 8巴尔达库岩画群
- 塔城 9伟人山
- 额敏 10野生虞美人
- 裕民 11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2哈尔萨拉白桦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3蒙王府热气泉旅游度假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4准噶尔古城遗址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5巴音云都尔敖包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6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 塔城 17快活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8吉木格瀑布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9阿吾斯奇边双湖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0绿坪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1龙脊谷
- 托里 22石刻突厥石人像
- 托里 23老风口果子沟森林公园
- 裕民 24巴什拜大桥
- 裕民 25巴什拜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