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无为县城内西北隅,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任无为知军时所建。米芾崇尚晋人书法,他在得到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和王献之《十二月帖》墨迹后,自题斋名——宝晋斋,以收藏晋人字画墨迹。斋前凿有墨池,池中有一小亭,名投砚亭,是米芾读书和挥毫的地方。相传,有一天夜里,池中蛙声聒嗓,滋扰米芾挥毫的心绪,他便取砚一方,-一“止”字,投入池中,蛙声顿绝。从此,水池变成墨色,故称“墨池”,而池中古亭便称“投砚亭”。池北有石丈(又名拜石),为石灰岩质太湖石,玲珑窍然。据《宋史·本传》记载:“米元章(米芾的字)守濡须(无为县)时,闻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自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遂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言者以为罪,坐是罢’。米芾以濡须河畔取回一块怪石,置于庭前,三拜九叩,和石头称兄道弟,当然是颠狂之举。他因此被人告发而罢了官。其拜石现存放在米公祠院内。
原斋毁于兵火,明万历二年和清乾隆元年两次重修;乾隆三十七年,县守张公侨摹陈洪绶所画拜石图刻于碑;三十九年县守张琨玉始建拜石轩、书画舫和香月亭,并自为记勒于石。清咸丰元年又毁于兵火。光绪丁丑年知县王峻又重修,建米公祠3楹,门居中,于池之左右盖耳房3间,外侧缭以土垣并间取竹篱,环池循势垒假山,并搜集米公遗刻“墨池”、“画菜”2碑和其它石刻移入祠内。2004年,米公祠又一次进行全面修复,现米公祠内仅有米公祠、宝晋斋、聚山阁、墨池、投观亭、杏花泉井、红雨亭、拜石、浮玉峰、文人峰、竹深处、灵芝石等景点。米公祠内还收藏有晋唐以下历代名家碑刻150多方,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且堪称古代书法艺术宝库。米公祠现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景区。
无为县米公祠为AA级景点
- 烈山区 1龙脊山风景区
- 象山区 2相山风景区
- 濉溪 3临涣古城
- 象山区 4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 烈山区 5化家湖水库
- 濉溪 6临涣文昌宫
- 象山区 7桓君山藏书处碑
- 象山区 8相山森林公园
- 象山区 9淮北市博物馆
- 濉溪 10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 象山区 11淮北世纪广场
- 象山区 12相山庙
- 象山区 13马援墓
- 象山区 14凤凰山南麓墓群
- 象山区 15南湖风景区
- 象山区 16淮北相山公园
- 濉溪 17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象山区 18淮北显通寺
- 烈山区 19塔山风景区
- 濉溪 20乾隆湖景区
- 濉溪 21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 象山区 22惠我南黎
- 烈山区 23洪庄生态园
- 濉溪 24石山孜遗址
- 杜集区 25水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