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下天后庙
栅下天后庙在市区忠义路佛山市纸箱厂东北角,又称天妃庙,是古代铁器贸易和内外铁商祭祀其贸易贩运保护神的场所。
- 中文名
- 栅下天后庙
- 外文名
- Gate next day Temple
- 位 于
- 市区忠义路佛山市纸箱厂东北角
- 又 称
- 天妃庙
- 总面积约
- 800平方米
简介
明清时期,佛山是岭南久负盛名的铁器生产基地,铁锅铁线等产品质优价廉而行销海内外,数百年来,海内外贸易极为繁盛。发展历程
该庙明代称天妃宫,明崇祯元年(1628),佛山栅下大铁商李好问与外地铁商多人集资于该址重建天后庙,并于其后进增“公馆堂寝”作聚会之所,此后于清乾隆、嘉庆和光绪年间重修,规模越来越大,除主体建筑三进外,还有偏殿、牌坊等附属建筑,尤为瑰丽壮观,总面积约800平方米以上。目前,该庙原有的主体建筑已夷为平地,仅余的偏殿只有两进,头门上残存有“天后元君古庙”灰批题额,内部构筑旧貌尚存,无梁架结构,建筑为硬山顶,硬山搁檩架构,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最为可贵的是左山墙外侧,镶嵌有光绪二年(1876)重修该庙碑记共十一通。开列有“两粤铁商”、“众铁商”及铸铁炉户37个、冶铸行业11个,还有佛山纺织、成药等其他行业40多个。福建、江西、河南、广西、湖南及广州和省内各地商人至佛山开设的商号,加上本地各行业的商号店铺共3500个以上,是佛山在鸦片战争后,经济开始衰落期间,社会工商业状况的一个重要的反映,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古时海内外长途贸易贩运的唯一手段就是水运,随着唐宋以来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天后”奉为海上保护神遂应运而生。无论是将佛山铁货运销海内外的铁商;还是佛山的铁商和生产炉户,或其他手工产品的销售商号,无不奉天后若神明,以求事业的兴旺发达。因而,该庙是明清时期佛山冶铸业兴旺发达以及“佛山之冶遍天下”的历史见证,其价值不仅是建筑本身,十一通重修天后庙碑记是重要的文物。- 新邵 1石门山风景区
- 城步苗族自治 2城步南山
- 隆回 3望云山
- 武冈 4武冈云山风景区
- 新宁 5崀山风景名胜区
- 新邵 6龙山森林公园
- 城步苗族自治 7回龙桥
- 武冈 8宣风楼
- 隆回 9高洲温泉
- 武冈 10武冈市革命历史纪念馆
- 城步苗族自治 11两江峡谷
- 武冈 12关枫桥
- 城步苗族自治 13城步白云湖景区
- 城步苗族自治 14花鼓楼
- 武冈 15武冈大炮台
- 城步苗族自治 16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
- 城步苗族自治 17城步文庙
- 城步苗族自治 18城步南山牧场
- 武冈 19同保山石刻
- 城步苗族自治 20十万古田
- 城步苗族自治 21龙胜南山草场
- 城步苗族自治 22黔峰山
- 城步苗族自治 23邵阳文昌阁
- 武冈 24蔡家塘农民协会旧址
- 城步苗族自治 25银杉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