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故居

李立三故居坐落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渌江乡福建围村。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坐东朝西,黄色围墙,八字柴门,门额题“芋园”,有房屋32间,为土木结构的单层庭院式民居。原为他人产业,1891年由李立三的祖父所购置,李立三的父亲和伯父均为前清秀才,都在故居内办过私塾。门联为“春华秋实,日升月恒”。进柴门15米为正屋,大门石刻门额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李立三同志故居”。
- 中文名称
- 李立三故居
- 地理位置
-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渌江乡福建围村
- 占地面积
- 2355平方米
- 始建时间
- 19世纪80年代
人物简介
李立三(1899--196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中国的创建者之一。原名李隆郅,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湖南醴陵人。先后入渌江中学、长郡中学和广益中学。经罗章龙介绍,响应“二十八画生”征友声明,同毛泽东会见。广益中学毕业后,到护国军当兵。1919年9月赴法勤工俭学,在克鲁梭的史乃德钢铁厂当翻砂工,并积极参加留学生的爱国运动。人物生平
李立三(1899—1967)原名李隆郅,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南昌起义等革命斗争。先后任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中央工人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八一”南昌起义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委员,政治保卫处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1930年夏,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和党内反右倾斗争影响,提出并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立三路线”,9月即被中共中央纠正。以后李立三多次作诚恳的自我检查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后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8年遭苏联内务部错误处理。1946年回国,相继任中共中央东北局敌工部、城工部部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劳动部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6月22日含冤去世,终年68岁。1980年3月,中共中央为李立三平反昭雪,召开追悼大会。全国另有三处芋园,一处位于陕西长武县,另两处位于陕西商洛市,分别是丹凤芋园和商州金陵寺镇芋园洼。- 玄武区 1红山森林动物园
- 建邺区 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玄武区 3美龄宫
- 秦淮区 4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 高淳 5游子山
- 高淳 6游子山风景区
- 玄武区 7南京毗卢寺
- 浦口区 8吴武状公祠门楼
- 栖霞区 9仙鹤观六朝墓地
- 鼓楼区 10龙江宝船厂遗址
- 浦口区 11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
- 浦口区 12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
- 溧水 13古蒲塘桥
- 秦淮区 14南京瞻园
- 玄武区 15太平天国天王府
- 浦口区 16六角井
- 栖霞区 17燕子矶
- 浦口区 18求雨山文化园
- 浦口区 19双井
- 玄武区 20南京城墙
- 浦口区 21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 玄武区 22灵谷寺无梁殿
- 江宁区 23杨柳村古建筑群
- 玄武区 24廖仲凯、何香凝墓
- 秦淮区 25七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