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封喉
《中华本草》:见血封喉
拼音注音
Jiàn Xuè Fēnɡ Hóu
别名
弩箭子、毒箭木、大药树、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见血封喉的乳汁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Ambora toxicaria Pers.)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果实,剥取种子晒干;或割取乳汁干燥。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30m。全株有乳汁。树干基部粗大,具板状根;树皮灰色,具泡沫状突起;小枝幼时被粗毛,具纵皱纹,干后茶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6-8mm,被粗毛;托叶披针形,长6mm,早落;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7cm,宽2.5-4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不对称,两面有短粗毛,背面较密,干后变褐色;中脉被密短毛,侧脉5-6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头状,着生于叶腋,花序托肉质盘状,苞片舟状三角形,被毛;雄花花被片4;雄蕊4,花药长椭圆形,有散生紫色的斑点,花丝极短;雌花单生于一带鳞片的梨形花序托内,无花被,子房与花序托合生,花柱2裂。果实肉质,直径约2cm,梨形,紫色或粉红色,宿存苞片少数。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山地阔叶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乳汁含α-见血封喉甙(α-antiarin),β-见血封喉甙,马来毒箭木甙(malayoside),19-脱氧-α-见血封喉甙(α-an-ticoide),19-脱氧-β-见血封喉甙(β-antioside),铃兰毒原甙(con-valloside),洋地黄毒甙元-α-鼠李糖甙(digitoxigenin-α-rhamno-side),铃兰毒甙(convallatoxin)。[br]种子含有加拿大麻甙(cymarin),加拿大麻醇甙(cymarol),毒毛旋花子阿洛糖甙(strophalloside),杠柳阿洛糖甙(peripallo-side),萝摩甙元-α-L-鼠李糖甙(periplorhamnoside),铃兰毒甙,见血封喉鼠李糖甙,毒毛旋花子爪哇糖甙(strophantojavoside),见血封喉去氧阿洛糖甙(antiogoside),见血封喉阿洛糖甙(antiallo-side),见血封喉爪哇糖甙(antiarojavoside),毒毛旋花子甙元(strophanthidin),萝摩甙元(periplogenin),见血封喉甙元(antiari-genin)。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 见血封喉乳汁的乙醇提取物有强心、升压及增加心输出量等作用。本品所含甙类中,很多具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如蛙淋巴囊注射0.05mg,即能使其心脏停止于收缩期;能使猫心电图依次产生与黄夹甙相似的变化,心搏减慢,P-R间期延长,异位节律,心动过速,最后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对猫的强心效价,即猫的最小致死量(mg/kg)为:α-见血封喉甙0.116,β-见血封喉甙0.102,α-见血封喉古洛糖甙0.142,见血封喉鼠李糖甙0.125,马来毒箭木甙0.107,见血封喉阿洛糖甙0.122,毒毛旋花子阿洛糖甙0.118,杠柳阿洛糖甙0.138,见血封喉甙元0.359。2.毒性 见血封喉乳汁的乙醇提取物对蛙淋巴囊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8mg/kg,中等剂量可使犬产生恶心呕吐,大剂量则加速其心率及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性味
苦;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
鲜树汁;强心;催吐;泻下;麻醉;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种子:解热。主痢疾
注意
见血封喉有剧毒,使用宜慎。云南及海南等地有用树汁作箭毒,射杀野兽;人畜受伤者,其毒液进入伤口,很快便会中毒死亡。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九子连环草
- 鸡爪乌
- 梁王茶
- 菊架豆
- 豇豆叶
- 假酸浆花
- 九牛造茎叶
- 假大薯
- 九头青
- 酒饼叶
- 菊叶三七
- 蜘蛛果
- 甲鱼头
- 茳芒
- 蒟酱叶
- 绿萼梅
- 蝼蛄
- 虫白蜡
- 九牛薯
- 白背三七茎叶
- 酒
- 五指茄
- 九龙根
- 剑花
- 聚头蓟
- 碱花
- 鸡翔草
- 假蒟叶
- 菊花
- 鸡腿蘑
- 假地豆
- 金瓜
- 荆芥叶莸
- 菊苣根
- 箭刀草
- 酒瓶花
- 辣椒叶
- 鲫鱼骨
- 鸡翮羽
- 酒药花
- 绛梨木根
- 芨芨草花
- 剪秋罗
- 金刚一棵蒿
- 蓝圆鲹
- 酒糟
- 鸡矢藤
- 绿豆升麻
- 九头妖
- 金刚藤
- 金乌贼(海螵蛸)
- 骆驼蓬
- 金丝莲
- 金橘
- 刺果卫矛
- 牛藤
- 假报春花
- 豇豆
- 假稻
- 金环蛇
- 九牯牛
- 金樱叶
- 金刷把
- 九莲灯
- 金榭榴
- 芨芨草
- 香茅花
- 黑心姜
- 聚花草
- 假木豆
- 金刚藤头
- 酒饼婆
- 黄蜀葵子
-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
- 假菠萝
- 小寸金黄
- 江篱
- 箭杆风
- 聚叶虎耳草
- 假蒟
- 蒺藜花
- 粳谷奴
- 黄蜀葵茎
- 贯众
- 毛发唐松草
- 海带根
- 豇豆根
- 倒提壶
- 菊花暗消
- 碱地马蔺
- 老米酒树
- 白朱砂莲
- 金樱子
- 金丝刷
- 金丝矮陀陀
- 省藤
- 猪鬃草
- 麦冬
- 水飞蓟
- 绿衣枳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