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蛩虫
《中华本草》:山蛩虫
拼音注音
Shān Qiónɡ Chónɡ
别名
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闷棒虫、空筒筒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obolus bungii Brandt采收和储藏:夏季捕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燕山蛩,体长圆形,长约120mm,宽约7mm,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从颈板到肛节约有体节54个,触角1对,长约5mm,其基部两侧各有50个单眼集结排成三角状,似复眼。第1节无步肢,第2-4节各有步肢1对,自第5节起至肛节,每节有步肢2对,各步肢6节,末端具爪,生殖肢由第7节步肢变成。自第6背板各各体节的两侧有臭腺孔。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阴湿地区。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形状
性状鉴别,本品多呈半环状,全长5-6mm,直径5-6mm。全体黑褐色,具50余个环节,每个环节具一棕色环,步肢多脱落。体轻,质脆,易断,断面中空。气微,味淡,有毒。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燕山蛩醚提取物0.15-0.50g/kg、醇提取物1.2-1.3g/kg、醇醚提取物0.2g/kg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12-14d,对小鼠实体型宫颈癌生长有显着抑制作用。醇醚提取物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也有较显着抑制作用。三种提取物还显着抑制小鼠腹水型宫颈癌、腹水型肉瘤S180、艾围腹水瘤生长。醇醚提取物的作用在0.05-0.2g/kg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加而增强。0.2g/kg剂量甚至可以完全阻断腹水型宫颈癌形成,还显着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燕山蛩醇醚提取物0.2ml给腹水型宫颈癌小鼠腹腔注射1次,1小时内即可引起癌细胞膜改变,造成细胞核裂解和细胞崩鼠、溶解,还能显着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这种作用以给药后2小为最强,持续6小时以上。2.毒性,燕山蛩醇醚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733+/-0.156g/kg。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发现给药组动物肝脏枯氏细胞肿胀,肝窦扩张,肝细胞略呈萎缩状态,萎缩程度随剂量增大而稍重,其余指标、血象等均正常。犬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心、肝、肾等脏器均未见病理改变。
性味
味辛;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
破瘕积聚;解毒肿。主瘕积聚;胁下痞满;无名肿毒;瘰疬;亚疮;疬风;白秃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1g。外用:适量,研末撒,浸酒搽,捣烂或熬膏敷贴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玉帘
- 玉竹
- 荔枝藤
- 乱角莲
- 岩山枝
- 番杏
- 粗榧枝叶
- 燕窠土
- 曼陀茄根
- 竹实
- 鸡蛋壳
- 白鹤菌
- 丁香
- 草龙根
- 栗壳
- 苔水花
- 燕麦灵
- 枇杷叶
- 秦岭冷杉
- 土木香
- 假黄麻
- 苎麻梗
- 狭叶露珠草
- 密叶绢藓
- 角果木叶
- 野荞麦
- 刺玫花
- 青蒿根
- 香蒲
- 七里明
- 齿瓣石豆兰
- 端哼
- 竹(鼠留)肉
- 四角蒲桃
- 卵叶娃儿藤
- 盐麸根白皮
- 黑石珠
- 节节草
- 山鸡腿
- 山韭菜
- 猴樟果
- 路旁菊
- 盐麸树白皮
- 小果蔷薇
- 香叶根
- 紫珠
- 鲨鱼油
- 缘桑螺
- 大蓟
- 山螃蟹
- 蟛蜞
- 珍珠母
- 滇鸡骨常山
- 异穗卷柏
- 天文草
- 野海棠
- 鹿齿
- 野棉花根
- 野棉花
- 红绿草
- 缘毛筋骨草
- 野三七
- 益智
- 白花油麻藤
- 黑面叶
- 野拔子
- 野亚麻
- 佛手柑
- 厚皮香
- 青桐翠木
- 眼子菜
- 迎春花
- 黑骨蕨
- 雪乌
- 松球
- 硬皮马勃
- 蛇不见
- 野柿花
- 山荔枝果
- 野桂花
- 胭脂花
- 大毛桐子根
- 苦竹茹
- 地毡草
- 野海椒
- 大苞寄生
- 景天三七
- 吉笼草
- 硬皮褐层孔菌
- 狗脚迹
- 海州常山
- 枣树根
- 水朝阳根
- 越西木香
- 野木耳菜
- 王瓜子
- 野扇花果
- 团花龙船花
- 山茱萸
- 越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