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柳
别名
华东山柳
来源
山柳科山柳Clethra barbinervis Sieb. et Zucc.,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山东、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北。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疖毒痈肿。
用法用量
鲜根适量加米泔水和盐卤磨汁外涂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柳
拼音注音
Shān Liǔ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柳科植物华东山柳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thrabar binervis Sieb.et Zuc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
原形态
落叶灌木至小乔木,高达10m。当年生枝近无毛或星状细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2.5cm,有伏生柔毛;叶片倒卵状椭圆形,长7-14cm,宽3-6.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急尖,上面无毛,下面在中脉和侧脉上有硬毛,腋间有单卑髯毛:边缘有尖锐锯齿;侧脉12-14对弧曲。总状花序3-6枝成圆锥花序,总花梗有密锈色簇生糙硬毛;花梗长4-6mm;萼片圆卵形,长5-6mm,宽3-4mm,先端有微缺并为流苏状;雄蕊花丝无毛;花柱无毛,先端3深裂,蒴果近圆球形,直径4mm,宿存花柱长9-12mm;果梗长1.5-2cm。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等地。
化学成分
华东山柳叶含山柳酸(clethric acid)还含大量锰、钴、铜、锌及铁、镁、镉、镍、钙等元素,并含碱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铯)[1]。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热毒疮疖;痈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五味子叶
- 四照花皮
- 山吴萸
- 山核桃叶
- 鸡屎白
- 假蒟根
- 紫杉
- 野兔毛
- 再生稻
- 紫藿香
- 蜘蛛抱蛋
- 橘络
- 窄叶大戟
- 金橘露
- 杧果树皮
- 金钱木根
- 吉笼草
- 粗榧根
- 酸水草
- 宽叶鼠曲草
- 李根
- 蟾蜍
- 苹
- 无花果根
- 透明草
- 南岭黄檀
- 礁膜
- 接骨树皮
- 大黄
- 栲栗
- 小棕皮头
- 滇白芷果
- 了哥王
- 山牛毛毡
- 光板猫叶草
- 千叶独活
- 白苏
- 红螺塔
- 野海椒
- 黄芽白菜
- 枣槟榔
- 山蒜
- 黑葡萄液汁
- 羽叶三七
- 虾蟆脑
- 茉莉根
- 观音竹
- 紫花堇菜
- 圆柏
- 大白顶草
- 锥连栎
- 竹节蓼
- 沙梨
- 鱼虱子
- 黄蜀葵
- 石萝藦
- 胃友果
- 鳗鲡鱼血
- 粟米草
- 狗尾草
- 素馨花
- 拦路虎
- 老鼠竻
- 干姜
- 白草
- 枸橘叶
- 马鬃参
- 蜈蚣萍
- 石地钱
- 鸢尾
- 黄连
- 羊屎木
- 蓝花龙胆
- 华泽兰
- 红子仔
- 鸭脚艾
- 口蘑
- 大茶根
- 马尾伸筋草
- 竹叶椒叶
- 桃仁
- 虎尾轮
- 马刀
- 甘薯
- 凉三七
- 玉蜀黍
- 石龙芮子
- 鸡爪花
- 玉兰花
- 秃叶红豆树
- 鹰嘴爪
- 土碎补
- 赤茯苓
- 水曲柳
- 褐云玛瑙螺
- 瑞苓草
- 山韭
- 滇藁本
- 玉珊瑚根
- 钱针万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