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皮
《中华本草》:山黄皮
拼音注音
Shān Huánɡ Pí
别名
五薯叶、臭黄皮叶、过山香、蕃仔香草。
英文名
Bark of Hollowed Wampee
出处
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假黄皮树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usena excavata Burm.f.[C.tetramera Hayata;C.lunulata Hayata;Cmoningerae Mer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
原形态
假黄皮 灌木或小乔木,高1-6m。枝、叶柄及花柄通常被毛,有刺激气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约3mm;小叶片15-31,卵形、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l-2.5cm,先端急尖,有时较钝,基部钝斜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小圆锯齿或不明显,两面被毛或仅在脉上被毛,纸质。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常成对而细小;萼片4,长不及1mm;花瓣4,白色,倒卵形或近卵形,长2.5-3mm,宽1.5-4mm,无毛;子房上位,3-4室,每室有2列胚珠。浆果卵形至椭圆形,长15-18mm,橘红色。种子1-2颗。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旷野。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山黄皮根中含有去甲齿叶黄皮素(nordentatin)。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肾;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截疟。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腹泻痢疾;风湿水肿;尿路感染;湿疹;疥癣;疮疖;蛇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浸酒;或研末服,3-6g。外用:适量,酒炒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接骨,散瘀,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2.《云南中草药选》:疏风解表,行气止痛,截疟,杀虫。治上感,流感,疟疾,腹痛。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黄皮
拼音注音
Shān Huánɡ Pí
别名
假黄皮、野黄皮
来源
芸香科山黄皮Clausena dentata (Willd.)Roem.,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苦、微辛,温。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行气止痛,除湿消肿。主治感冒发热,疟疾,胃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骨折,扭挫伤,湿疹。
用法用量
根2~4钱,水煎服。外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山黄皮
拼音注音
Shān Huánɡ Pí
别名
五薯叶、小叶臭黄皮(《云南中草药选》),鸡母黄(《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假黄皮树的枝叶。夏、秋采收。
原形态
灌木戍小乔木,高1~6米。枝、叶、花柄通常被毛,有刺激气味。单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21~27片,卵形、披针形或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有时较钝,基部钝斜或近圆形,边缘有小圆齿或不明显,两面被毛或仅脉上被毛。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常成对而细小;萼片4;花瓣4,白色,倒卵形或近卵形,长2.5~3毫米,无毛;雄蕊8,不等长;子房3~4室,被直出的长毛,花柱粗短。浆果卵形至椭圆形,淡红色或朱黄色;种子1-2粒.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旷野。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苦辛,温。"
功能主治
①《陆川本草》:"接骨,散瘀,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
②《云南中草药选》:"疏风解表,行气止痛,截疟,杀虫。治上感,流感,疟疾,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浸酒或研末为散。外用:酒炒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四里麻
- 山龙眼
- 山苦菜
- 四念癀
- 山肉桂
- 山莴笋
- 苍耳
- 变叶榕
- 山五味子
- 山五味子叶
- 斯里兰卡肉桂
- 山柳
- 四照花皮
- 山吴萸
- 山核桃叶
- 鸡屎白
- 假蒟根
- 紫杉
- 野兔毛
- 再生稻
- 紫藿香
- 蜘蛛抱蛋
- 橘络
- 窄叶大戟
- 金橘露
- 杧果树皮
- 金钱木根
- 吉笼草
- 粗榧根
- 酸水草
- 宽叶鼠曲草
- 李根
- 蟾蜍
- 苹
- 无花果根
- 透明草
- 南岭黄檀
- 礁膜
- 接骨树皮
- 大黄
- 栲栗
- 小棕皮头
- 滇白芷果
- 了哥王
- 山牛毛毡
- 光板猫叶草
- 千叶独活
- 白苏
- 红螺塔
- 野海椒
- 黄芽白菜
- 枣槟榔
- 山蒜
- 黑葡萄液汁
- 羽叶三七
- 虾蟆脑
- 茉莉根
- 观音竹
- 紫花堇菜
- 圆柏
- 大白顶草
- 锥连栎
- 竹节蓼
- 沙梨
- 鱼虱子
- 黄蜀葵
- 石萝藦
- 胃友果
- 鳗鲡鱼血
- 粟米草
- 狗尾草
- 素馨花
- 拦路虎
- 老鼠竻
- 干姜
- 白草
- 枸橘叶
- 马鬃参
- 蜈蚣萍
- 石地钱
- 鸢尾
- 黄连
- 羊屎木
- 蓝花龙胆
- 华泽兰
- 红子仔
- 鸭脚艾
- 口蘑
- 大茶根
- 马尾伸筋草
- 竹叶椒叶
- 桃仁
- 虎尾轮
- 马刀
- 甘薯
- 凉三七
- 玉蜀黍
- 石龙芮子
- 鸡爪花
- 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