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崖柏仁
《中华本草》:朝鲜崖柏仁
拼音注音
Cháo Xiān Yá Bǎi Rén
别名
长白侧柏仁、柏子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种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储藏:秋末果熟后采收,除去种壳备用。
原形态
朝鲜崖柏,乔木,高达10m,胸径30-75cm。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有光泽;老树树皮来红褐色,浅纵裂。枝条平展或下垂,树冠圆锥形。叶鳞形,长1-2mm,先端钝或微尖,背面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下部的鳞叶有白粉。球果椭圆状球形,长9-10mm,径6-8mm,熟时深褐色;种鳞4对,交叉对生,薄木质,下部2-3对,各有1-2种子。种子椭圆形,扁平,长约4mm,宽1.5mm,两侧有翅,翅宽1.5m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400m湿润、富有腐殖质的谷地,但在山脊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能生长。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延吉和长白山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球果椭圆形,长8-10mm,成熟时深褐色;种子圆而略扁;周围有窄翅,两端凹陷。
性味
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主心悸失眠;多汗遗精;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20g;或入丸、散。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绿玉树
- 楸木皮
- 畲山羊奶子
- 矮脚苦蒿
- 狐头
- 大果臭椿皮
- 朱砂草
- 碎密花
- 三尖杉
- 黄细辛
- 白子菜
- 乌蔹莓
- 假蒟根
- 白花鹅掌柴
- 华凤仙
- 诃子核
- 山尖菜
- 沙冬青
- 鸭公树子
- 甘草头
- 调羹树
- 人参子
- 灯台莲
- 麝香壳
- 乌当归
- 石吊兰
- 翠雀花
- 蚺蛇肉
- 人尿
- 榕树皮
- 大金发藓
- 九头草
- 羚羊角
- 钩钱草
- 尖尾风
- 腐婢根
- 水葱
- 红树叶
- 娃娃鱼
- 豪猪肉
- 南瓜花
- 酱瓜
- 薜荔汁
- 土瓜狼毒
- 西瓜
- 苦楝子
- 西红花
- 牛含水
- 上山虎
- 黄瘤孢
- 小铜锤
- 地棠花
- 三叶茶
- 栝楼皮
- 骨节草
- 牦牛胆结石
- 沙旋复花
- 岩景天
- 假山皮条
- 阴香皮
- 五倍子
- 师实
- 过岗龙
- 缩砂蜜
- 珍珠伞
- 苏木蓝
- 檫树
- 梁王茶
- 卷毛耳草
- 山黄豆藤
- 竹林消
- 金瓜草
- 山樱桃
- 桃儿七果
- 火腿
- 望月砂
- 蜥蜴
- 海康钩粉草
- 海菜
- 大泡通
- 毛枝卷柏
- 山龙眼
- 獐骨
- 蜇虫
- 尖叶子打虫药
- 雪胆
- 荛花
- 芭蕉根
- 白杨叶
- 大麻疙瘩
- 大一面锣
- 还阳草
- 黑面防己
- 鲤鱼胆
- 女贞叶
- 全缘凤尾蕨
- 金沸草
- 竹根七
- 云南五味子根
- 枸橘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