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明珠
《外治方》:地下明珠
功能主治
据报道,用本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均获一定效果。
用法用量
压碎捻成丸(或用茅膏菜全草晒干研末,用水调和,做成黄豆大小的丸子),贴敷患处(痛点),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即揭去,皮肤所出现的水泡,用针挑破,外敷纱布,或加敷消炎软膏,至结口为止。
摘录
《外治方》
《中华本草》:地下明珠
拼音注音
Dì Xià Mínɡ Zhū
别名
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一粒金丹、陈伤子、铁钮子、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一滴金丹、地下珍珠、内宝珠、茅膏菜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peltataSmithvar.multisepalaY.Z.Ruan或光萼茅膏菜D.peltataSmithvar.glabrataY.Z.Ruan的球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multisepala Y.Z.Ruan[D.peltata Smith var.lunata.non Clarke]2.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glabrata Y.Z.Ruan[D.peltata Smith var.lunata auct.non Clark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采集时间一般仅10-20d,过时全草枯萎,就无法寻找。采得后贮存沙土内,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茅膏菜 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有时呈攀援状,高9-32cm,有紫红色汁液。鳞茎状球茎紫色,直径约6mm。基生叶密集成近一轮或最上几片着生于节间伸长的茎上;退化基生叶线状钻形,长约2mm;不退化基生叶圆形或扁圆形,花时枯凋;茎生叶互生,盾状,半月形或半圆形,长2-3mm,边缘或叶上面有多数头状腺毛,分泌粘液,形成露珠状。螺状聚伞花序生于枝顶和茎顶;苞片楔形或倒披针形,具花3-22朵;花等5-7,背面疏或密被长腺毛,边缘具长腺毛;花瓣5,楔形,白色、淡红色或红色,长于萼片并具有色纵纹;雄蕊5,长约5mm;雌蕊单一,子房上位,l室,花枝3-5。葫果长2-4mm,2-4室背开裂。种子细小,椭圆形,种皮脉纹加厚成蜂房格状。花、果期6-9月。2.光萼茅膏菜 本变种与前变种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萼背无毛,稀基部具短腺毛;花白色,花柱2-4,稀5;果片2-4,稀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200-3650m的山坡潮湿地的松林下、草丛中或溪沟边。2.生于山坡、溪边草丛、灌丛和疏林下。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2.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球茎呈不规则的球形,直径3-8mm,表面棕黑色,粗糙,皱缩,有不规则皱纹,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底部有须根痕,有的残留浅棕黑色的鳞片叶。质轻而硬,切面黄色、淡棕红色至淡棕色,粉性,在放大镜下观察有亮晶小点。气微,味微涩。[br]显微鉴别 球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椭圆形,外壁略增厚,皮层薄壁细胞呈类圆形,排列疏松,胞腔内含大量淀粉粒。外韧型维管束散在,韧皮部较发达,木质部导管常3至数个成群,壁微木化。
性味
甘;微苦;平;有小毒
归经
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活血止痛;散结解毒。主筋骨疼痛;腰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疟疾;瘰疬;肿毒;目赤;翳障;疥疮;亦可用于小儿破伤风;肺炎;感冒
用法用量
内服:研粉,0.5-1.5g;或磨汁;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患处或穴位,作发泡剂。
注意
孕妇禁服。内服过量可有头晕、思睡现象。
复方
本品形圆如珠,皮黑,质白,故有地下明珠、地下珍珠、落地珍珠、土地子、泥里珠、铁钮子诸名。其功可疗伤止痛,故又名一粒金丹、一滴金丹、陈伤子。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土大黄
- 粉绿藤
- 小鱼仙草
- 灯笼草
- 滇南鸟足兰
- 竻苋菜
- 菩提香
- 蒲圻贝母
- 满山白
- 地肤子
- 盾叶唐松草
- 云南丹参
- 尖尾风
- 苏铁叶
- 南沙参
- 灯笼婆婆纳
- 条参
- 梅
- 顶头马蓝
- 拦路虎
- 石灰
- 定木香
- 薯莨
- 鯆鱼
- 唐古特青兰苗
- 竹凌霄
- 路旁菊
- 章鱼
- 大鲵
- 龙骨
- 赛北紫堇
- 粉团花根
- 粪鬼伞
- 伸筋草
- 海鳗胆
- 无漏子
- 巨藻
- 胡荽
- 莱菔子
- 掐不齐
- 珍珠伞
- 栓皮栎
- 水黄杨木
- 龟胶
- 皂荚根皮
- 皂荚子
- 阔叶水竹叶
- 款冬花
- 白石英
- 苦瓜根
- 打米花
- 竹鼠子牙
- 阔叶十大功劳
- 石龙子
- 苦杏仁
- 芫花根
- 天鹅毛
- 榼藤子
- 竹鼠子油
- 皂柳
- 竹叶
- 蚂蚁上树
- 苦茶叶
- 毛蕊花
- 盘石龟
- 苦绳
- 大白药
- 白背枫
- 走马胎
- 蛇不见
- 角花胡颓子
- 山杨树皮
- 竹(鼠留)子牙
- 竹叶心
- 冠果草
- 刺榆皮
- 小构树叶
- 水松球果
- 喜树皮
- 蝮蛇
- 柯蒲木
- 珍珠草
- 小山稔
- 沙糖木
- 苦瓜藤
- 竹叶吉祥草
- 红花栝楼
- 地皮风
- 红沙
- 龙葵子
- 小朴松实
- 大黑蒿
- 朴树
- 帕梯
- 兔脑
- 甜叶菊
- 荷蒂
- 自扣草
- 猪肉
- 无距耧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