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藜
《*辞典》:刺藜
拼音注音
Cì Lí
别名
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
出处
《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藜科植物刺藜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稍有条棱,白绿色,老时带红色,通常无毛,分枝多,开展,下部枝较长,上部枝渐短。叶互生,条形或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3~7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全缘,无毛。主脉明显;叶柄不明显。二歧聚伞花序,分枝多且密,枝先端具刺芒,花多数,小形,单生,近无梗,生于芒状小枝腋内;花被片5,狭长圆形,稍具隆脊,背部绿色,具白色边缘,或带红色边缘,内曲。胞果圆形,顶基压扁;果皮膜质。种子横生,边缘有棱,黑褐色。果熟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砂质地、田边路旁,为耕地杂草。分布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河南、河北等地。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痒。
复方
治风疮疙瘩,荨麻疹:刺藜二两。煎水外洗。
摘录
《*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藜
拼音注音
Cì Lí
别名
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鸡冠冠草、刺穗藜
来源
藜科藜属植物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Teloxys aristata (L.) Moq.],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痒。外用治过敏性皮炎,荨麻疹。
用法用量
2两,煎水洗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刺藜
拼音注音
Cì Lí
别名
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野鸡冠子草
出处
出自《河南省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刺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ba Chenopodii Aristat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割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植物体通常呈圆锥形,高15-40cm。茎直立,多分枝,有条纹,老时带红色,通常无毛或有疏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狭披针形至线形,长2-5cm,宽4-10mm,先瑞渐尖,基部狭窄,全缘,主脉明显,黄白色。花序生于枝端和叶腋,为复二歧聚伞花序,最末端的分枝针刺状;花小形,两性,近无柄;花被片5,长圆形,先端钝圆或骤尖,背部稍肥厚,绿色,边缘膜质,果时开展。雄蕊5,不外露。胞果圆形,先端压扁,不全包于花被内,果皮膜质,与种子贴生。种子横生,圆形,边缘有棱,黑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沙质地、田边路旁,为耕地杂草。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
形状
性状鉴别 全草灰黄至黄绿色。叶皱缩破碎,全缘。花序生于枝端及叶腋,最末端的分枝针刺状。胞果圆形,果皮透明膜质,与种子贴生。种子圆形,黑褐色,长不及1mm,有光泽。气微,味微苦。[br]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①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均有不定式气孔。②胞果表面观:果皮薄膜状,表面皱缩,细胞轮廓不清。③种皮表皮细胞栅状,棕色。④花冠裂片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⑤柱头细胞多数是长乳突状。③花粉粒圆球形,直径约20μm,表面隐约可见散孔点。[br]⑦枝端尖刺,由众多端尖的薄壁细胞组成。
性味
淡;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祛风止痒。主月经过多;痛经;闭经;过敏性皮炎;等麻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黑色鳞毛蕨
- 鷃
- 九节茶
- 刺蓬花
- 蜀羊泉
- 羊屎果树皮
- 老虎刺
- 糖芥
- 炉甘石
- 鲫鱼
- 山藤藤果
- 黄唇鱼鳞
- 峨参叶
- 风湿木
- 水蔓青
- 虫莲
- 文蛤肉
- 马尾伸筋草
- 痢止草
- 野芝麻
- 贵州落地金钱
- 大臭黄荆
- 方儿茶
- 香胶木叶
- 高山大黄
- 大酸浆草
- 海芙蓉
- 马蹄细辛
- 牛至
- 刺蓼
- 黑豆衣
- 打碗花
- 刺果甘草
- 黄背草果
- 刺莓果
- 青脚莲
- 蜂胶
- 黄牛毛藓
- 飞廉
- 匙叶草
- 山樱桃
- 黄锁梅
- 刺山茶根皮
- 香石藤果
- 刺苞南蛇藤
- 绵三七
- 烧伤藤
- 假葡萄
- 野洋参
- 托柄菝葜
- 蚍子草
- 猫儿屎
- 全蝎
- 假耧斗菜
- 马刀
- 东风菜根
- 金边龙舌兰
- 胖大海
- 狼油
- 楮头红
- 砒霜
- 黄明胶
- 鹿茸
- 马蹄甲
- 三叉凤尾蕨
- 金腰燕
- 大叶云实
- 黄花紫丹参
- 山大烟
- 胭脂花
- 空心莲子草
- 茜草根
- 山芹
- 牧马豆
- 黄颡鱼颊骨
- 杉木节
- 脉耳草
- 十两叶
- 狗爪樟
- 明党参
- 蛇不见
- 土贝母
- 蜂窝草
- 地瓜藤
- 小红藤
- 大叶樟
- 串铃草
- 败酱草
- 绿萼梅
- 刺菠
- 黄羊肉
- 赤瓟根
- 檀根
- 海菜
- 沙糖木
- 蜈蚣藤
- 万丈深茎叶
- 粗腿羊肚菜
- 小叶寄树兰
- 水锦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