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皮间白汁
《中华本草》:楮皮间白汁
拼音注音
Chǔ Pí Jiān Bái Zhī
别名
五金胶漆、楮树白汁、构胶、楮树汁、楮树浆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树茎皮部的乳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L.) Vent.[Marus papyrifera L.]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割开树皮,流出乳汁开后取下。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壮,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10cm,密被柔毛;叶片膜质或纸质,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5-15(-20)cm,宽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树叶较明显,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略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直径l-1.5cm,总花梗长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状,被毛,花被管状,雌蕊散生于苞片间,花柱细长,线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质,呈球形,直径约2cm,成熟时橙红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村寨道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利水;杀虫解毒。主水肿;疥癣;虫咬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冲服。外用:适量,涂。
复方
①治天行后两胁胀满、水肿: 彀枝汁服。 (《近效方》)②治小儿癣久不瘥: 楮树白汁涂之。 (《圣惠方》)[临床报道] 治疗红苔癣。用小刀割破彀树皮3~4分深,俟破口流出白稠汁,即取汁涂于患处。每日1~2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9例,痊愈4例,观察1未见复发。
各家论述
1.《别录》:疗癣。2.《日华子本草》:敷蛇、虫、蜂、蝎、犬咬。3.《本草汇言》:利水消肿。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楮皮间白汁
拼音注音
Chǔ Pí Jiān Bái Zhī
别名
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桑科植物构树茎皮部的乳汁。
性味
《本草汇言》:"味甘,气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水肿,癣疾。
①《别录》:"疗癣。"
②《日华子本草》:"敷蛇、虫、蜂、蝎、犬咬。"
③《本草汇言》:"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取汁。外用:取汁涂。
复方
①治天行后两胁胀满、水肿:谷枝汁服。(《近效方》)
②治小儿癣久不瘥:楮树白汁涂之。(《圣惠方》)
临床应用
[b]治疗红苔癣:[/b]用小刀割破谷树皮3~4分深,俟破口流出白稠汁,即取汁涂于患处。每日1~2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9例,痊愈4例,观察1年未见复发。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梅花
- 冲天果
- 胡麻叶
- 鳍蓟
- 金牛七
- 黑穗石蕊
- 菜板
- 朝鲜崖柏
- 赤车使者根
- 鸱肉
- 铁树花
- 倒地铃
- 水黄连
- 新裂耳蕨
- 无缝珠
- 大还魂草
- 贵州落地金钱
- 高山紫菀
- 八角茴香
- 吹风藤
- 野海椒
- 大草乌
- 黄荆
- 黑乳菇
- 九牛力
- 臭李皮
- 果上叶
- 土马鬃
- 蟾头
- 冬青叶
- 煨姜
- 川楝子
- 鱼肝油
- 瓜蒂
- 椰子浆
- 五加叶
- 竹叶马豆
- 万年松
- 没药
- 九节风
- 四脚蛇
- 山岗荚
- 狗骨节
- 荠菜花
- 大狼毒
- 荜茇根
- 鹅首马先蒿
- 钝齿铃子香
- 白芷叶
- 披散糖荠
- 天脚板
- 菟葵
- 刺芋
- 黄草乌
- 盾翅藤
- 赤阳子
- 辣椒叶
- 三角泡
- 松根
- 楠木
- 蝴蝶树
- 田菁
- 野丹参
- 象皮
- 杠香藤
- 珍珠风子
- 巨藻
- 马兰
- 田野卷耳
- 光棍草
- 圆叶母草
- 大发散
- 小狼毒
- 黄缨菊
- 地菍
- 岩胡椒
- 皂荚根皮
- 荜澄茄
- 金线鱼
- 真藓
- 玉簪花
- 紫背绿
- 灰贯众
- 醉鱼草
- 地黄花
- 生姜皮
- 莸叶醉鱼草
- 紫菜
- 叶子花
- 海蜇皮
- 三七
- 金合欢
- 石龙刍
- 鳕鱼鳔
- 毛脉南蛇藤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山槟榔
- 标杆花
- 岩藿香
- 茅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