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鳔
《中华本草》:鳕鱼鳔
拼音注音
Xuě Yú Biào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鳕科动物鳕雪的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采收和储藏:捕得鳕鱼后,剖腹,取出鱼鳔,洗净,鲜用或焙黄研末。
原形态
锸鱼,体稍侧扁,尾部向后逐渭狭小。体长一般为20-30cm,大者可达50-70cm。头大,吻长,钝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大,前位,上颌突出,上颌骨后延达瞳孔前缘下方;下颌略短,下颌前端下方有一触须。两鬲与犁骨均具牙群,牙圆锥形,外行牙较大。鳃孔宽大,鳃盖膜与颊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3+18。体被小圆鳞,侧线前部高位,渐向下弯,成侧中位。侧线鳞150(21-40)。背鳍3个,鳍条分别为13-15、16-20、15-21,第2背鳍基较其他两背鳍基为长。臀鳍2个鳍条分别为17-22、16-20。分别与第2、3背鳍相对。胸鳍短。腹鳍喉倍。尾鳍后缘略凹。体背灰褐色,具很多不规则棕色和黄色斑纹。各鳍灰色,腹面灰白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冷水性底栖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夏、秋季栖息于黄海冷水区,冬季回游于水深50-80m的沿海泥底区越冬。于黄海生殖期1-2月,怀卵量34万-83万粒,沉性卵,径0.98-1.05mm。资源分布:我国分布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
功能主治
止血。主咯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或焙黄研末。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毛脉南蛇藤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山槟榔
- 标杆花
- 岩藿香
- 茅莓
- 罗伞树
- 两指剑
- 昂天莲
- 水飞蓟
- 丝绵
- 金钱白花蛇
- 菊花根
- 林问荆
- 构树
- 大狼毒
- 豺皮樟
- 地星
- 苡芭菊
- 香茅
- 华南紫萁
- 清沙草
- 野牡丹根
- 鸡冠草
- 独一味
- 红枫荷
- 黄皮叶
- 毛麝香
- 鱼串草
- 木瓜
- 一匹草
- 西瓜黑霜
- 峨眉耳蕨
- 慈菇
- 九节菖蒲
- 凤凰衣
- 舌状蜈蚣藻
- 灵香蒿
- 金老梅叶
- 千只眼
- 地柏
- 柏树根
- 三钻风
- 孔雀尾
- 香桂皮
- 石笔海胆
- 纤枝山柑
- 铁牛钻石
- 了哥王
- 赤车使者根
- 芭茅果
- 大青草
- 高原鸢尾子
- 金橘叶
- 鹗骨
- 锈毛白枪杆
- 揉白叶
- 苦草
- 一点红
- 徐长卿
- 樱桃叶
- 铁苋
- 越西川木香
- 家独行菜
- 白乳菇
- 五月霜
- 扁豆叶
- 黑风散根
- 黑沙蒿根
- 楹树
- 催吐白薇
- 月见草油
- 海州常山
- 粘人草
- 翠羽草
- 还阳草根
- 太白参
- 单花芥
- 土贝母
- 湖北楤木
- 枇杷花
- 蝈蝈
- 菜板
- 马尿烧
- 川谷根
- 黑穗石蕊
- 掐不齐
- 豆瓣绿
- 鸭公树子
- 鳍蓟
- 赤楠蒲桃叶
- 楮皮间白汁
- 石龙芮子
- 香榧草
- 人参条
- 透明草
- 竹叶椒叶
- 凤仙根
- 柳兰叶风毛菊
- 白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