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草
《中华本草》:鸡冠草
拼音注音
Jī Guān Cǎo
别名
地红花、黄瓜瓜苗、土地榆、二裂叶委陵菜、痔疮草、二裂翻白草、黄瓜绿草、花椒草。
英文名
Herb of Bifurcate Cinquefoil
出处
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二裂委陵菜由于病态,枝条缩短、叶片卷曲而变为紫红色,形如鸡冠花样疣状物的红色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bifurca L.采收和储藏:夏、秋采病态枝叶,扎成把晒干。
原形态
二裂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5-20cm。根圆柱形,纤细,木质。花茎直立或上升,密披疏柔毛或微硬毛。羽状复叶,小叶5-8对,常对生,稀互生,最上面2-3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叶柄被疏柔毛或微硬毛,小叶片无柄;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被微硬毛,茎生叶托叶草质,卵状椭圆形,常全缘稀有齿;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椭圆形,长0.5-1.5cm,宽0.4-0.8cm,先端常2裂,稀3裂或不裂,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被伏生疏柔毛。花两性;聚伞花序近伞房状,顶生;花直径0.7-1cm;萼片5,卵圆形,先端急尖,副萼片5,椭圆形,先端急尖或钝,比萼片短或近等长,外被疏柔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钝,比萼片稍长,黄色;雄蕊通常20;雌蕊多数;心皮沿腹部有稀疏柔毛;花柱侧生,棒形,柱头扩大。瘦果表面光滑。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3600m的地边、道旁、沙滩、山坡草地、黄土坡、半干旱荒漠草原及疏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性味
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
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主崩漏;产后出血;痔疮;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
各家论述
1.《宁夏中草药手册》:凉血止血。治子宫出血。2.《陕西草药》:治痔。3.《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痢疾。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鸡冠草
拼音注音
Jī Guān Cǎo
别名
二裂翻白草、二裂委陵菜(《宁夏中草药手册》),痔疮草(《陕西草药》),黄瓜绿草(《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出处
《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叉叶委陵菜由病态变为红色的全草。夏、秋采病态枝、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矮小草本,根茎木质化。茎多平铺,稀直立,自基部多分枝。茎和叶柄均有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11~17,椭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6~10毫米,宽3~6毫米,先端2裂或圆钝,全缘,上面无毛,下面微生柔毛,小叶片无柄;茎生叶小叶通常3~7,托叶草质。聚伞花序有花3~5朵,花梗具柔毛。花黄色,直径8~15毫米;花托密生柔毛。瘦果小,光滑,无毛,花柱侧生或近基生。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及我国西北部。
性味
《宁夏中草药手册》:"甘,凉。"
功能主治
①《宁夏中草药手册》:"凉血止血。治子宫出血。"
②《陕西草药》:"治痔。"
③《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鲜叶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石脂
- 鲇鱼
- 短柄南蛇藤根
- 阿尔泰扭藿香
- 榆树
- 松球
- 红沙
- 竹鸡
- 翼枝榆
- 无患子皮
- 罗锅底
- 蝴蝶花
- 竹鱼
- 通脉丹
- 花椒根
- 土羌活
- 樟树叶
- 楮头红
- 蕨
- 野马蹄草
- 猪靥
- 虎掌草
- 万寿菊
- 龙胡子
- 银南星
- 鲦鱼
- 向日葵
- 兔肝
- 土马骔
- 破布草
- 羊吊钟
- 黄锁梅
- 毛鬼头伞
- 石花菜
- 广西花点草根
- 滑背草鞋
- 八哥
- 黄藨叶
- 淫羊藿根
- 蒲蒻
- 芦山藤
- 小红袍
- 吉笼草
- 鄂报春
- 大活
- 鳞瓦韦
- 万寿菊花
- 九子不离母
- 小黄断肠草
- 秘鲁香胶
- 羚羊肉
- 剑叶玉簪
- 五香血藤
- 荔枝壳
- 苏铁根
- 黑色鳞毛蕨
- 荡皮参
- 双色龙胆
- 木豆叶
- 红雪柳
- 山麻杆
- 野丁香
- 小叶小羽藓
- 光亮密网蕨
- 假耧斗菜
- 茜草根
- 白花草
- 桑椹子
- 绿花独活
- 青盐陈皮
- 独角芋
- 羊血
- 托柄菝葜
- 冷蕨
- 大金银花
- 笔筒草
- 黄皮血藤
- 鲛鱼胆
- 青鳞鱼
- 小叶眼树莲
- 马唐
- 四叶参
- 石芥菜
- 阔叶赤车使者
- 莲须
- 旋覆花
- 墙草根
- 蓖麻根
- 毗黎勒
- 蓬子菜
- 豆根木蓝
- 鹄绒毛
- 黑骨走马
- 鬼笔
- 锯锯藤
- 海木
- 雪乌
- 钮子七
- 都咸子树皮
- 杂交景天